右側的房間是書店夥計和掌櫃的起居處,左側的房間打算留一間倉庫,其餘做教室。
院中有一口井,陸萸打算到時候栽一棵海棠樹在院子中間,小院的後門外是一條河,河畔種滿柳樹。
繞了一圈後,祖孫二人都對三叔的辦事能力非常滿意,幾乎沒有什麼需要改動的。
陸顯已經按陸萸的要求做好店鋪牌匾,名“星火書店”,源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當初陸歆聽後也很喜歡這個名字。
就這樣,星火書店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開業了。
陸萸開業前考察過書的市場行情,那些書幾乎都是以一兩銀子起步,甚至還有更貴的。
為了吸引大眾客戶,她把啟蒙類的書統一定價二十錢一本,而《古文精選》和《勸學》定為五十錢一本。
按理來說這樣便宜的書,加上有店小二去主大街上吆喝,怎麼也會吸引一些顧客,但是一天下來,因為好奇,單純進來繞一圈的人多,真正買書的人極少。
連續三天過去了,星火書店隻賣出一套《三字經》和《弟子規》,那還是縣城裡一家富戶的女郎因為好奇,打算買回去慢慢研讀的。
就這樣,陸萸開始自我懷疑,一會懷疑銷售模式,一會懷疑商品定價,一會又懷疑是不是店鋪位置太偏,又或許是她高估了這個時代勞苦大眾的求知欲了。
陸三叔再次到店上時,看到陸萸正一副愁眉苦臉的趴在櫃台上,而店裡的夥計都去前大街吆喝去了。
他笑道:“怎麼,才三天就泄氣了?”
陸萸見到三叔,仿佛見到救星,忙起身給他端茶倒水,待他在一旁坐定後,一股腦將這幾天的情況和他分析了一通。
說完了,她頹然道:“三叔,我是不是太異想天開了?”
陸萸的出發點是好的,客戶定位其實也沒錯,隻是她沒有真正接觸過這種基層銷售,所以她不知道如何引入客流。
陸顯沒有全然替陸萸包辦開店,是想給侄女鍛煉的機會,如今他打算主動教教她,於是笑道:“你不是異想天開,隻是因為從未生活在底層,所以不知他們最在意的是什麼。”
陸萸心想她當年就是農民,不過想到畢竟時代不同,於是虛心道:“還請三叔賜教。”
陸顯抿了一口茶後,道:“勞苦者,先要吃飽才會想要追求知識。”
陸萸點點頭,道:“所以我把書價定的低。”
陸顯笑道:“你現在想的應該是怎樣讓他們找到吃飽的法子,而不是想怎麼賣書。”
吃飽的法子?讀書好像確實不能立刻吃飽,陸萸低頭想了一下,腦中一個激靈,就業!對,就是就業。
見陸萸兩眼發光,陸顯再次抿了一口茶後,笑問:“阿萸可是想到法子了?”
陸萸猛點頭,然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陸顯。
她想讓店小二去吆喝招工啟事,招的工不賣身不簽死契,每月薪水十兩銀子,前提是學會店內的書籍並通過考核。
這法子和當年的就業服務機構一樣,讓你報名考證後推薦你就業,當年的機構真真假假,依然有那麼多人踴躍報名,陸萸這裡卻是貨真價實的可以替他們推薦到陸氏的店鋪上班。
陸顯聽後,笑道:“孺子可教也,隻是月薪每月三兩即可。”
見陸萸還在疑惑,陸顯接著解釋:“十兩銀子的月薪,哪裡還輪得到底層百姓應召?”
經陸顯提點,陸萸茅塞頓開,她忘了還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