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糧絕收後,佃戶和小農們也會自救,他們將戶外一切可食用的東西往家裡劃拉。
張家的大姑娘和周家的三個少爺都在賬房裡幫忙,幾乎具體到縣裡的每個人頭都分了補貼,今年的平安縣,還在正常維持著平靜安詳。
張家大院的白熾燈一一亮起的時候,小桃給張美溪披上一件大毛的披風,周家的三少爺憨憨的,搶先去幫她掀開門簾。
一陣冷風吹進來,間雜著涼涼的小顆粒。
周家三少爺憨憨的,立刻歡呼:
“下雪啦,下雪啦,大姐姐,你看下雪了。”
“真的下雪了呀,大姑娘。”小桃的聲音裡也帶著歡喜。
“瑞雪兆豐年,旱災過去了。”帥氣英武男神一般的周家大少爺補充了一句,看樣子也是很歡喜的。
這個時候大家已經站在院子裡。
白雪從天空撒下來,有的集成一團團,直接落下去,很快就是一層。有的是一片片的,像羽毛一樣飄呀飄。
空氣是冷的,但是濕潤。
大家臉上都帶了些笑。
然後聰明的周家二少爺冷冷的說了句很掃興的話:
“旱災過了,寒災來了。這個冬天不好過。”
張美溪回到自己的房裡,把祖母留下的首飾箱子拿出來。打開了,拿出三對翡翠鐲子,叫杏子收好。合上箱子,叫人抬去張太太的正房。
張太太就笑:
“那裡就用到你的首飾了。”
底下的管事娘子們紛紛湊趣:
“太太和大姑娘都是菩薩一樣的心腸,有大福氣大造化的人。”
張太太就讓人把大姑娘的首飾箱子給抬回去。
“出了孝再戴。”
底下都管事娘子們又都紛紛誇讚:
“大姑娘是有孝心的。”
要不怎麼能一年時間都素著頭那。
張美溪知道,誇讚主家是仆婦們的工作之一,所以並不在意。
青島的第一船糧食出事後,張家又買了一船,第二次就是直接在青島碼頭請的護衛隊,路上也順利,沒有遇到在地方亂竄的兵匪。
平安縣民勉強得了溫飽。
入了冬,幾天大雪過後,又出了新的大問題。
這次的旱災,是十幾個縣鄉都絕收了,平安縣安撫住了。外縣幾個地方的百姓就不太幸運,紛紛的外出找食。
災民到處遊逛是年年有的,叫逃荒。隻是今年的出來逃荒的人有點多。
張家鎮子外麵和縣城門外,設了兩處粥棚。
一開始的時候,隻聚了幾百人,後來就上千,慢慢的就過了萬。
災民一多起來,真是不好養。
就算一個人隻給四兩吊命的米粥,一天下來也要萬斤的糧食。
安保隊長周太太的身體已經大好了,每天都出去巡邏,手下的安保隊規矩也越來越大,不許這些災民進村鎮和縣城,這是多年的習慣,災民變劫匪就是一瞬間的事。
災民都是守著施舍粥飯的棚子,每天排隊領吃的。
連著下了幾天的雪,下雪冷,化雪更冷。
身子弱的災民就受不住,每天都死人。
周家的三位少爺是每天出門,跟著周太太大下手的。
但張太太不讓張美溪出門。
周三少爺每天過來找張美溪,把外麵的事情告訴她,講的繪聲繪色:
“二哥想了個辦法,讓他們挖地窩子,大部分都住在半地下,果然就死的人少了,就是地凍住了,硬的很,不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