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娘好。”
張美溪微微屈膝,回了一個禮:
“周二少爺好。”
周家的三個少爺稱呼也很亂,大少爺總是叫她大妹妹,她就回個伯建哥哥。三少爺總叫她大姐姐,她就回一個三弟。這個二少爺每次都喊大姑娘,她也中規中矩的回一聲二少爺。
張美溪和周二少爺,兩個人客客氣氣的,各自翻各自的書,互不相乾。
可總歸是在一間書房裡,兩人終於撞上了,同時伸手去拿同一張報紙。
張美溪笑:
“讓我先看吧,五分鐘就給你。”
周二少爺笑:
“大姑娘看東西快,是一目十行的才女那。”
張美溪回:
“總是比不上周二少爺的過目不忘。”
秋天的時候,田野裡開始碩果累累的,佃戶和小農門喜氣洋洋起來。這是一個難得的好年景。
周三少爺憨憨的,又來找張美溪獻寶:
“大姐姐,快看看,我給你帶了好吃的,可香了。”
小丫頭桃子又是一聲尖叫:
“快拿出去,什麼臟東西,怪惡心的。”
張美溪湊近了一看,周三少爺手裡是幾串蟲子,用一種茅草的細長的莖葉穿起來的,肥肥的蟲子。
張美溪就笑:
“這個是蝗蟲,能吃的,我本來怕去年旱災,今年會鬨蝗災那,現在吃這個正好。可以拿油炸來吃,放點鹽。”
旁邊的周二少爺聽不下去了:
“什麼蝗蟲呀,這個是蟈蟈好不好,蟈蟈都不認識呀,這個燒了吃最好。”
周三少爺同意他二哥的話,立刻就讓小桃去拿炭盆鐵釺來燒。
周三少爺親自動手,把自己的小臉抹了幾道黑之後,終於烤出一串焦黃肥胖的蟈蟈,遞給張美溪先嘗。
小桃子立刻撲了上來:
“大姑娘怎麼能吃這種東西,要死也是讓我先來。”
……
過了一會兒,
“哎呀,真好吃,這個黃裡麵是籽兒,籽兒裡麵還是黃兒。大姑娘你嘗嘗。”
小桃歡快的聲音都要把千金居填滿了。
秋糧收完了以後。
底下的管事們報上賬來,今年是個好年景,風調雨順的,連帶去年的虧空都平了。
張太太就舒了一口氣,笑:
“哎,是個平安年,本來我還想著,要是還和去年一樣,又是旱災又是匪災,就讓溪兒去上海她舅舅家,找個女校讀書了。”
張家大爺笑著接話:
“女孩子家,讀書好壞倒不要緊的,隻是現在民國了,讓她去上海見識一下也是好的。”
張太太笑著拍手:
“大爺真這麼想?隻是這個事情還得看老太爺的意思。”
於是張家的三個家長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做了決定。
讓大姑娘張美溪上海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