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漢口路,是報紙雜誌社紮堆的地方,密密麻麻分布著上百家報館,在 街麵上行走,穿製服的大概會是印刷廠的雜役工人,穿西裝中山裝的,大抵是外出跑新聞的記者,十一二歲,十三四歲的衣衫破爛大跨包包,就是報紙的終端銷售商,報童們。
有一種穿長衫,不配馬褂的,氣質淡定從容,走路也是踱步的,大約就是報社的編輯,或者自由撰稿人了。
有這樣一位長袍不配馬褂的先生,搖搖晃晃的從一家小報社走出來,一路低頭沉思著,挖空心思的謀劃一些熱點新聞稿子。
忽然見馬路邊幾個報童飛快的走過,口裡喊著:
“號外,號外,年底破產潮,今年破產紡織廠名單出爐!”
“號外,號外,年關難度,債務纏身,錢莊銀行出現擠兌風潮!”
這位長衫的文人先生,把手伸進袖子裡,摸出一塊銀元來,又搖搖頭,放進袖子裡,踱步去了一家雜貨店。
拿一隻銀元,買一包哈德門香煙。
哈德門一包隻要六個銅板。
但是不要緊,雜貨店也兼營兌換貨幣的業務,雜貨店老板眯著眼睛,接過銀元,頭也不抬,啪的一聲仍到一旁的木板上,轉身數出一堆的銅板給客人。
不要以為他心裡不在意,但憑那點響動,他已經判斷出了成色真偽,如果聲音發汙,必定是要請客人更換的。
客人將一堆銅板都袖了起來,拿著香煙,踱步出門,一路將銅板交給報童們,收集著報紙,夾在胳膊下。
研究過幾十份報紙,品評過最近流行的各種新聞,心中終於閃現出一點火花靈光。
留洋歸來的一位淩氏家族少爺,和一位新派女學生自由戀愛。事先又已經和世交豪門的一位小姐訂婚,為了自由戀愛,自然要反抗包辦婚姻,解除婚約。
文人用手指輕輕的敲擊桌麵。皺眉思索,這個新聞十分值得大力炒作一番,再結合工廠破產,錢莊擠兌的事件,說不定可以成為近期熱點。
然而。此事炒作起來,會對那位少爺所在家族的生意有影響,這卻是不要緊的,自己又沒有存款在那家錢莊。
做好這件新聞,光是靠摘抄彆家報紙是不行的,還得再派遣幾個記者出去,對事件做詳細的調研,拿到第一手的資料。
錢莊裡上門的擠兌的客人越來越多。
報紙上的風聲也在有心人的炒作下漸漸的起來了。
從一開始,這些還並不顯眼。
真正讓淩氏錢莊傷筋動骨的有幾件事,第一就是貸款出去的紡織廠大量破產。第二就是家族合夥人因為聯姻失敗大傷麵子而撤股。第三就存款的大客戶年底結賬。衙門賬到期了。
資金鏈,真的快斷掉了。
衙門賬是一項很大的存款來源,是指手裡存有公款的人,私下挪借給錢莊,吃利息。衙門的公款存到錢莊,月利息取二分。錢莊將這筆錢貸款給工廠商戶,月利息取四份,利益過於豐厚,以至於那些掌握公款的人都會在這上麵動腦筋。
衙門賬都是巨款,往往存上三五個月。利息就會大到驚人。
民國的政府,都是草台班子,於賬目上的監管,確實是不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