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斷了做慈善的流程介紹,也婉拒了船長的晚宴,幾個學生把殷勤的船員送出了倉房,沒有給小費。
回到鋪位上,因為免費的開水是管飽的,所以他們頭臉乾淨,嘴巴也不渴,可以討論一些問題:
“其實船長的晚宴都是免費的,我忘了在那本雜誌上看過了,介紹的很詳細,是一種雞尾酒的酒會,主要是喝香檳,可以敞開了喝,還可以跟船長交流一些航海的知識和見聞。賓客們都是得體的或者假裝得體的。”
民國十三年,北平的大學生,絕非一般的草包,他們腹有詩書氣自華,兼收並蓄,“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文科生們,起碼的一條,量是跟得上的。
然而並且有個卵用。
一個學生立刻接話說:
“我們沒有禮服!”
另一個補充了一句:
“實在是給不起小費!”
一陣沉默之後,敲擊房門的聲音響起,學生們的心一顫一顫的,最怕這個了,每次有人敲門,就意味著的出小費了。
讀書人最講究君子坦蕩蕩了,雖然給不起小費,但是也不太做的出假裝不在家的事情來,學生們開了門。
來著是那天賣票給他們的船長。一個穿著西式洋裝的中國中年人。
船長拱手行禮:
“鄙人乃是這艘輪船的副船長,前天賣票給幾位先生的?還記得吧?”
“記得,記得!”
幾個學生打著哈哈,雖然有點憂心被這位船長追加船資,然而他們也做不出假裝不認識人的事情來。
賣票給他們的副船長繼續往下說:
“今晚洋輪的船長杜魯斯先生開設晚宴,鄙人已經寫了保票,一定邀請到幾位先生的,還請不要推辭!”
看人家這樣給麵子,一個學生先是紅了臉:
“船長您有所不知,我們上船有點匆忙。並沒有帶禮服!而且囊中羞澀,也不太方便租賃!”
他們說的是實在話,雖然囊中羞澀是一件比較羞恥的事情,但是讀書人對此也有一些體麵的說法。
賣票給他們的船長笑著擺手:
“幾位先生不必多慮。你們現在的裝束就是最得體的,英姿颯爽有朝氣,壯哉我少年中國,美哉我中國少年!”
既然副船長都這樣說了,服裝是得體的。最關鍵的,晚宴是不要錢的。學生們也紛紛表示願意參加。
副船長拱手告辭,晚上四個學生洗漱一新,規整體麵的去參加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