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老縣公現在手上有多少新鮮虎皮虎骨?”
老夫子閉眼舉起一隻手,手指頭掐算了幾下,嘴巴開合嘮叨幾個詞,才睜開眼睛說道:
“新鮮的硝製出來的虎皮五張,新鮮虎骨也有五副。不知道貴客想要多少?”
張老太爺立刻回複道:
“那就都要了吧。”
此時正殿門口一隻鉛皮油爐子上的銅壺冒熱氣尖叫起來,開水燒好了。一個穿著褐色騎馬裝的極為利落的小哥兒奉上茶來。
張老太爺抬手,請老夫子用茶:
“這是老家的茶葉,嶗山綠,也不知道合不合老縣公的口味。”
出門來做生意,還在乎什麼茶不茶的。
老夫子的手有些哆嗦,他怕拿不穩,所以隻是掀開蓋子聞了聞,讚了兩句好香,就繼續說他最關心的話題了:
“不知道貴客能出到什麼價?”
貨物都還沒看那,就讓人家出價錢。
張老太爺本來是想補貼本地獵戶,但是看他們的口氣,竟然都已經被人收購了,所以心思就淡淡的,喝了口茶笑著說:
“先是請老縣公出個價兒吧,我們是外路人,也不懂的行情。”
老夫子伸出一個巴掌來:
“就按鄉鄰們給我的價錢,至少要個名世之數。”
古聖人孟子說過“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這是晚清時候文人說話的古怪規矩,開口閉口的都是聖人教導,就算是談生意,也要拉扯聖人。這個名世之數,意思就是五百塊。
張老太爺雖然是鄉下的老財主,閒著沒事做的時候,書也讀了不少,所以自然也是懂的,他立刻就說:
“就按老縣公說的,等會讓幾個管事跟著去鎮上交接。”
老夫子看這麼痛快,生意就談成了,十分高興。下麵就更說些試探貴客的話了:
“聽鄉鄰們說,貴客坐的是飛機,在天空自由來去。不知道老夫能否見識一下。”
張老太爺很爽朗的解釋:
“那個還在山頂,老縣公走上去也是費力。不如明天就讓他們開去鎮上,老縣公坐上一回。這個飛機也是麻煩,都要事先考察出來平地,還得夠硬實。”
飛機製造技術雖然一直在進步。但是比百年後還差了很多。雖然張老太爺出行是坐的飛機。來回隻要一兩個鐘頭。但是都是要事先派了人出來考察過場地。來回折騰幾趟才能搞定。
老夫子聽說明天也能叫他坐飛機,喜歡的無可無不可。當下又互相說了些客套話,聊著聊著,很快說道了現在他們所在的這座“三女廟”。
張老太爺說:
“聽獵戶小哥講這個三女廟的傳說,實在是夠神異,小老兒這次借這裡歇腳,本來也是該奉上香火錢,竟然沒有想到,這個廟已經殘破到如此地步了。”
山林裡最不缺的是石頭和木頭。所以“三女廟”建築還算完整。隻是內部的裝飾之類都已經被拿走。空蕩蕩的隻剩下一個道祖像,前麵擺著一個破舊供桌。
……
不要往下翻了,下章明天啊。(。)</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