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回到南雜木車站附近尋找伏擊機會。另一個大隊的步炮小隊和重機槍中隊也交給你們直屬連,熟悉地形後王彪回直屬連準備去了。
時源帶著乾部們來到南雜木車站,看著周圍地形說“我們今天的任務是讓鬼子在這裡休息,讓我們有一夜的準備
時間,他們不喜歡夜戰,所以我們夜晚的任務就是讓他們不得安生,這個任務到時候交給直屬連。你們九個連和訓練排的任務是不要讓他們走到木奇鎮。我們一邊走,一邊看。”
結果最先選擇伏擊的是胡兵的訓練排,從南雜木站向木奇鎮方向中間有個上夾河鎮,南雜木站到上夾河一段兩山中間比較寬闊,從西山上伏擊距離比較遠,東麵山形成不了包圍殲滅的戰術,不適合正常伏擊,而恰恰被胡軍看中,因為山坳中土質很軟,除了中間偏東麵道路,西邊一覽無餘,到山邊大概有四百米,山上即便有埋伏,也很難打到這裡,所以路西會被鬼子忽略,就在鬼子忽略的西邊的三十米內挖掘大量的藏兵坑,上麵用木板撐住,敷上土或草皮,做好偽裝和通風,每坑隻需要容一人,兩米一人,這個寬闊的地方大概有一公裡,完全滿足六百多人的作戰需求。
隻要在路的入口和出口由營部給予支援,封住兩頭,完全可以殲滅被伏擊的鬼子。東部的山上間隔布上五十名槍手,主要是引誘鬼子轉變方向。六百人同時扔出手榴彈,第一輪起碼要有百分之三十的殺傷,第二枚手榴彈爆炸的時候,一個大隊的鬼子相當於每人平攤了一枚爆炸的手榴彈,想想那個畫麵,扔完手榴彈六百多拿著手槍的士兵,五秒之內到達鬼子行軍隊伍中,鬼子根本沒有反應時間,**槍最少有5次射擊的機會,想想看就讓人感到震撼。
最後決定這裡伏擊最後出發的一個大隊,前一個大隊正好進入相對狹窄的山坳由一到八連打伏擊。
九連協助的訓練排吸引鬼子攻擊東麵山和打擊鬼子零散人員。
直屬連攻占後衛的南雜木站鬼子後,封住後退的入口。
時源安排胡兵和九連長回去,安排通訊員通知後勤訂做1500塊1000寬4cm厚的木板,並通知各連將副機槍手和擲彈筒手的手槍全部換裝步槍,將手槍全部轉到新兵訓練排,將庫存所有手槍全部送到新兵排。
要滿足新兵排2000隻手雷和50000發子彈的需求,如果庫房不夠的,從其他連隊調撥。滿足新兵每人100發子彈的需求,上午每人手槍訓練子彈允許發射五十發訓練,時源也是拚了,寧願子彈打空在訓練場,也不願子彈打空在戰場。
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槍手,一梭子彈有可能什麼都打不到,可再換彈夾時敵人是不給你這個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