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歡聳拉著眉眼,不敢在這檔口頂撞楊氏。
楊氏見她難得如此乖順,心中那口氣總算是順了些,她正欲接著給寧歡講講道理,卻被哥哥吉慶打斷。
“額娘,您彆生寧兒的氣,其實是我看寧兒近來表現不錯,才讓她出去好好逛一逛的。”
吉慶邊說邊朝寧歡輕輕眨了眨眼。
寧歡收到他的眼神,連忙應和道:“對的對的,額娘,就是大哥準許我出去的。”
楊氏怎會不知他們的眉眼官司,心下是又氣又好笑。
麵上卻是不顯,她睨了吉慶一眼,輕哼道:“你就慣著她吧,就她這樣,明年選秀若是能入選我魏家的祖墳怕是要冒青煙了。”
寧歡聽見選秀二字便覺頭大,她忍不住小聲反駁:“我才不想入選……”
楊氏耳尖聽見了,作勢要打她:“又說什麼混賬話呢?”
寧歡連連躲避,討好笑道:“我什麼都沒說,額娘聽錯了。”
吉慶看著寧歡好笑,又出來打圓場:“額娘,咱們快些進去吧,阿瑪和弟弟該等急了。”
說著他扶著楊氏往裡走,又朝寧歡使了個眼色。
寧歡悄悄比劃了個收到的手勢,不敢再貧嘴。
*
用了晚膳,寧歡便回了自己的小院。
坐在銅鏡前,玉棠和玉瓊輕柔地替她拆著發髻。
她直直看著鏡中那張眉目灼灼,明媚姝麗的容顏。
哪怕見過多回了,還是忍不住愣神。
時至今日,她依然覺得現在的經曆像一場夢。
這樣的情節竟會發生在她身上。
她並非真正的魏寧歡,而是從二百多後的現代穿越而來。
她最初也傷心過,抗拒過,最後發現根本找不到回去的辦法,隻能逼自己接受這個事實,在這個地方好好過。
如今是大清乾隆五年,她是滿軍正黃旗包衣管領世家魏家的大小姐,年十四。
她與原身同名同姓,名喚魏寧歡。
原身的父親是內務府總管,名清泰。母親楊氏是宮廷女官,甚至曾在雍正元年冊立皇後時,擔任宣冊女官。
她有兩個哥哥,一名吉慶,一名德馨。
她能這麼快接受事實也是因為魏家這個和睦溫馨的家庭。
原身是府上唯一的女兒,魏
家雖不是什麼勳貴門第,但她有父母疼愛,哥哥寵愛,生活也是幸福的。
但誰料也因此,原身被寵得無法無天,去年冬天玩得野了,一不留神竟從假山摔下,直直掉進了冰封的池塘。
寒冬臘月的摔進冰封的池塘,原身又是個自幼嬌養的大小姐,嬌弱的身體根本受不住這樣的刺激,直接就沒了命,這才有了她的穿越。巧的是原身摔下去正好撞到了頭,什麼都不知道的她便謊稱失憶蒙混過關。
至於她額娘提的選秀,其實指的是皇家每三年一次的外八旗選秀,外八旗中包含了滿軍八旗、漢軍八旗和蒙軍八旗。
而像他們包衣世家的女子,則是參加每年一次的內三旗引見,隻是明年的引見恰恰與每三年一次的大選重了,這又是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大選,故而上頭將兩者合在一起,以便辦得盛大一些。
這內三旗每年一次的引見,說得好聽些叫選秀,其實她們都是為宮裡挑選的官女子。
官女子就是出身包衣世家的宮女罷了。
被稱作官女子的宮女地位比普通宮女高些,甚至有命好的被皇帝看中,還能登上青雲梯成為後妃。
不過,這隻是極少數極少數的例子,她們中大多數人都是一輩子做宮女的命。
而被降作官女子的嬪妃又是另一種說法了。
魏家是內務府包衣管領世家,必定是要參加每年一回的內三旗秀女引見的。
更何況明年還是皇上登基以來第一次大選,規矩必定會更加嚴苛,根本逃脫不得。
寧歡忍不住歎氣,她雖大概率會成為宮女,但這張臉也讓她有了成為後妃的可能,這兩者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也看過些清宮劇清宮,內心深覺那紫禁城不是什麼好去處,那就是個看似金碧輝煌實則腐朽肮臟的大染缸。
況且她對清史了解不多,隻大概知道些曆史走向,基本沒有什麼未卜先知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她與土著也差不了多少了。
寧歡想著想著便覺得前途昏暗。
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來都來了,既然回不去還是要過好自己的生活。
不過她對清史了解得再少,托童年神劇的福,她至少也知道乾隆皇帝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寵妃——令貴
妃,她可是乾隆屆的宮鬥冠軍,不僅深受盛寵多年,最後還母憑子貴,得封孝儀皇後。
儀者,《易經》中說“太極生兩儀,兩儀為陰陽。”,兩儀為陰陽乾坤之始,與帝後乃天下父母之意契合。
而“兩儀”也代指父母雙親,是以這個儀字,在家為母親,在國為母後,乃母儀天下也。
況且皇帝年號乾隆,乾為陽,儀為陰,恰是兩兩相對,這是皇帝對孝儀皇後何等的愛重才會給她這個封號。
見微知著,足見其寵愛。
若她真的不幸入宮,便想法子去抱未來孝儀皇後的大腿。
孝儀皇後姓魏佳,她姓魏,隻望這位寵妃娘娘能看在她算半個同姓的份上收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