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紀元17年秋季23周5日,也意味著桑犁觀測矩陣計劃已經實施17年。
這17年來全世界已經建造了上數千座衛星發射基地,但是原先計劃的任務發射72萬顆桑犁觀測衛星,目前還不到一半。
對於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程度來說這個計劃要比預想的還要困難。
首先來說天氣是影響工程進度最大的因素,每個發射場並不能像預想的一樣每天都能滿負荷發射,因此隻能在全世界建造更多的發射場。
遇到相對較好的發射窗口期也會非常的壯觀,特彆是在夜晚的時候站在城市樓頂就能看到四麵八方此起彼伏飛起的火箭。
另一個影響因素是失敗率和損壞率。
在近距離監測桑犁也就意味著探測器需要耐高溫,抗強磁輻射,很多衛星服役年限隻有兩三年,這就導致在新發的同時要進行不斷的補位,這也極大的拖緩了工程進度。
衛星火箭生產研發則是最早實現了流水線,各個國家本來就有強大的軍工產業,這是末日紀元後達成的一項重要的全球決議,全麵停戰,削減軍工,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一個文明麵對的矛盾或者敵人不同時,也必然會因為矛盾和敵人的改變而影響後續的發展過程,當他們麵對家國利益矛盾時,就避免不了征戰兵伐,現在他們有了共同的敵人,這些就不在重要了,很多軍工企業幾乎一年內就完成了轉變,化身成為衛星火箭製造企業。
在宇宙中也許時間是最沒有價值的,幾十年猶如一瞬,但是對於人世間幾十年時間足夠改天換日了。
而對於一個末日文明來說是地獄煎熬。
末日十多年來伊薩文明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進入末日紀元之後隻有起初幾年出現了經濟增長,然而大部分經濟增長都跟末日消費相關,隨著時間的疲勞,以及人們對末日的認識,消費熱情便很快降溫,隨之整個世界進入消費低迷期。
除了生活必須商品,人們更不願意把錢消費的非必須品上去,更多的人更加願意把錢存起來,或者用於應對末日的消費上。
接著很多非生活必需商品行業開始枯萎,隨之而來的就是十多年的經濟蕭條期,甚至生活工業科技幾乎停滯不前。
在這種情況下唯一進步的科技可能就是跟太空航天的相關行業了。
當然這也跟政府的政策相關,起初政府也是重力想平衡經濟的發展,但是有些行業衰退實在也是人力所能為。
就比如一些娛樂消費行業,試問在一個末日世界誰會浪費錢財去遊山玩水,吃喝玩樂。
再說航天科技,工程開始之初確實需要大量的相關人才,一方麵得益於國家的支持,另一方麵就是普通人聞風而動,就導致很多人魚貫而入跟風進入行業。
十多年來無數人擠破腦袋想進入航天行業。
起初幾年隨著國家政策大量的人才補充進入,其實已經基本上能滿足桑犁觀測工程的階段性需求。
後來國家並沒有去限製這種現象,向太空發展是整個伊薩未來的需求,所以沒有必要抑製,因此國際政策開始是鼓勵。
再後來就成了默認,這樣的政策下依舊有人源源不斷的進入這個行業。
然而人才培養是需要時間的。短的從大學選擇專業學習需要四五年時間,而更多的則是末日開始幾年就將一切傾覆於子代學業培養。
這一來就是十多年,正所謂盛富及衰。
其實從四五年前隨著衛星火箭製造發射開始想著的流水化作業發展開始就出現了人才供需飽和狀態。
這幾年每個國家現在每年畢業的學生就有幾十萬人,然而行業需求不及十分之一。
很多人從孩童時代被
家長送到專業學校,培訓機構,他們從小就背負著家人的一切希望然而現在學業有成了,卻是入世無門,有些人甚至將其看成一場笑談。
甚至隨著近兩年來行業需要的人才越來越少,人們也出現了一些負麵情緒,這就好比他們花費數十年心血自以為握住了一張末日門票,卻到頭來告訴他們票已經作廢了。
藍海航天大學又是一年臨近學生畢業,以前大學畢業必然是熱鬨非凡,而如今卻是劍拔弩張,學生緊張,氛圍壓抑。
學校圖書館走廊裡
“聽說了沒,今年錄用的名額又減少了一半”
“是嗎?哪來的消息,可靠嗎?”
“那就是說,今年咱們專業可能隻有五六個名額”
“這幾年來年年削減,這種事情八九不離十,”
“哎!那怎麼辦啊,更沒希望了”
“無所謂了,反正我這種肯定沒希望,不行就回家種地,家裡還有農場等著我繼承,”
“不管最後能不能被錄用,還是抓緊做好課業論文吧,這是最後的希望。”
“是啊,像咱們這種普通人一沒權勢二沒關係,隻能老老實實的做好論文,剩下的就聽天由命吧,”
“哎!最近數據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我看還是老老實實的吧,彆到時候投機不成失把米,現在就算花高價也買不到幾分好數據,那些沒良心的狗東西,一份數據重複賣,根本不靠譜,到時候一旦查出來就雞飛蛋打。”
“就是,現在市麵上哪有什麼真數據,每年因為數據造假被刷下來的就有一大半,”
“對對對,我聽說,從航天院流出來的數據一份就要好幾萬到幾十萬,而且要有關係才能弄到,那是咱們能買的起的,市麵上流通出來的數據要麼是私自編的,要麼就是舊數據拿出來反複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