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王十二年,秦國派遣使者前往“鞏”參拜周天子。
這是幾十年間第一次有強國正兒八經的派遣使者、禮節周到的前往天子地參拜周天子。
周天子隱隱約約覺著有些不安。
秦國想要做什麼?
天下人也有些不安,秦國要做什麼?
誰都不知道秦國想要做什麼,但所有人都在期盼著秦國做些什麼,以打破自己仁義的名聲。
惠文王十二年,在使者“蘇秦”、“張儀”二人還在參拜周天子路上的時候,陳野怒而發出了討賊檄文,討賊書的主要攻擊對象便是蘇秦、張儀二人。
同月,秦國國君也憤怒的表示,蘇秦、張儀二人妄自稱矯詔,他們二人不是秦國的使者。
秦國國內的諸多賢才、鹹陽宮中的眾多對象也全都是進行了辯論,往常的辯經會隻會持續一天兩天左右,而這一次的辯經則是整整持續了兩個多月還未曾結束。
辯經的主題很簡單,便是蘇秦、張儀二人的舉動。
隨著辯經會的持續進行,蘇秦、張儀、陳野之間無聲的戰爭也在持續的蔓延,沒有硝煙的戰爭蔓延的時候,關於他們的爭論主題也逐漸的流傳了出來。
蘇秦、張儀二人欲請周天子冊封秦國為王,而陳野則是不讚同,甚至秦國國君都不讚同。
但國內許多人讚同這件事情,並且覺著秦國已經足夠強大。
楚國、齊國、魏國三個國家都能矯詔稱王,為什麼秦國這麼強大的國家反而不能稱王呢?
並且,秦國是正兒八經的請周天子冊封,而不是像魏國、楚國、齊國一樣自己妄自稱王。秦國有什麼僭越的地方呢?
所有人都在瘋狂的辯論著這件事情。
最開始,天下人爭論的是秦國稱王的事情是不是僭越。
慢慢的天下人爭論的話題變成了,楚國這等蠻夷都能僭越稱王,魏國、齊國也能妄自稱王,那為什麼秦國這種正兒八經尊周天子的強國不能被冊封為王?
之後人們爭論的言語慢慢的變成了“秦國這等仁義的國家稱王,難道不是眾望所歸的事情麼?”
再之後,人們的爭論變成了“秦國稱王之後,會對天下有什麼樣子的改變。”
到了最後,人們已經不再關注秦國稱王這件事情的本身了,而是開始逐漸討論起來秦國稱王後其餘的國家會不會景從,那些國家的僭越該如何處理。
在天下人討論最紛紛揚揚的時候,蘇秦、張儀二人來到了“鞏”,並且見到了周顯王。
周顯王坐在大殿中,周圍的裝飾十分的繁瑣而又華麗。
他看著站在台下恭敬中帶著些許敷衍的蘇秦、張儀二人,心中幽幽的歎了口氣。
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從一開始秦國開始尊他,並且納貢的時候,他就知道,秦國一定是有目的的,而這個目的恐怕便是稱王。
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餐食。
秦國自秦孝公開始恢複數十甚至百年前的納貢之禮,一直持續到如今已然有了三十多年了。
這三十多年來,秦國的納貢帶動了其餘國家的納貢,讓他的日子、讓周王室的日子好過了許多,甚至現在幾乎已經恢複到了與最開始差不多的地步。
除了王權以及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