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情緒在這一刻達成了驚人的統一。
開心驚喜是因為這位若是真的沒了,那麼壓在自己頭頂的一座大山便是沒了。
可若是真的沒了,秦國該何去何從呢?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碰——”
一個書卷襲來,惡狠狠地摔在地上,嬴稷的眼睛通紅,其中泛著些許血色:“不可能!孤命令你,一定要治好安國君!”
“否則便陪著安國君一同離去吧!”
安國君病了!並且在朝堂上昏厥了!
這個消息迅速傳遍了鹹陽城,就在安國君陳野昏厥的第四日,各國的國君書案上都收到了這個消息。
所有人的表現都很統一。
第一,興奮大笑。
第二,找人確定消息的真假。
第三,興奮大笑。
第四,大肆賞賜。
其餘六國的國君在這一刻似乎是達成了統一,所有人都在快樂的歡呼,隻有秦國的國人們陷入了悲傷的情緒當中,他們不願意看到這位老人的生病、昏厥。
更不願意看到這位老人離世。
雖然明知道這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祈禱著,祈禱安國君能夠快點好起來。
甚至有些人開始偷偷的給安國君立下了長生牌匾,以此希望安國君能夠早日安康。
黔首們有時候很愚鈍的狡猾,但有時候黔首們又很質樸的真誠。
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才能夠讓安國君醒來,他們也不知道一個人對自己好自己應該怎麼辦。
他們說不出像是“士子”們那樣絢爛的言語。
但是他們懂得該如何感激一個人,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一個人。
越來越多的人在家中供奉了陳野的長生牌匾。
在封建的時代,黔首們也好、日後稱呼的百姓們也好,對於一個“官”一個“王”一個“統治階級”來說最好的祝福便是“希望你能夠長命百歲。”
因為這代表著民眾希望你能夠一直統治這個國家,一直以伱的方式統治。
他們能夠感受到善意。
章台宮中
得知消息的羋八子差點是跳了起來,這個事情對於她來說絕對是大好事一件。
為什麼?
因為羋八子逐漸的掌控了楚係的勢力,這些人也的確是有才華的。
在陳野不知道為什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水中,這些人也在為秦國兢兢業業的付出。
楚係和陳氏一脈的爭鬥為何一直處於平衡的狀態?
難道傾儘楚國一個國家的力量,還無法對抗一個陳氏麼?
不,並不是這樣。
會一直保持平衡,是因為某個既充當裁判,又充當運動員的人站在一旁虎視眈眈,隻要楚係稍微表現出來想要趕儘殺絕或者要勝利的樣子,這位“裁判員”就會上場。
這個人就是陳野。
這是橫在羋八子臨朝問政前最大的阻礙,隻要能夠解決這個阻礙,羋八子距離完成自己的夙願就不遠了。
她強行的按捺住了自己內心的雀躍,心中不由得升騰起來一抹懷疑。
陳野那個老東西的身體一向很好,怎麼突然之間就病倒甚至昏厥了?這是不是對她的又一次試探?
難道是想要等待自己露出馬腳之後,再將自己處理掉?
這個時候,羋八子突然之間想起來了當初聽到的那個傳聞,陳野的手中有一封嬴駟留下來的,對付自己的詔書.
羋八子微微的眯著眼睛,這位宣太後開始懷疑起來了這件事情。
但這個放在眼前的機會他不會放過。
於是,她開始了屬於自己的試探。
昭襄王二年秋,宣太後再次提出了自己思念兒子,想要將兩位公子從其他國家召回的心願。
而這一次,沒有了陳野的阻撓,宣太後成功的在朝堂上提出了這個事情。
且,因為沒有了“總覽一切事務”的陳野在,沒有人能夠否決宣太後的這個想法,即便是嬴稷,因為即便是嬴稷也不能當著眾多朝臣的麵拒絕選宣太後。
這便是“孝道”。
於是,迫於無奈之下,在昭襄王二年的冬日中,昭襄王與楚王等去信,想要將公子芾、公子悝帶回來,並且表示願意送回兩國的質子。
而得到的答複是,可以。
並且不需要將他們的質子送回來,因為這是“仁義之國”秦國所做的事情,他們相信秦國不會違背自己的盟約。
當然了,到底是因為他們相信秦國,還是因為他們國內的勢力不願意讓在秦國內的兩位公子回去,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起初在聽說要換回質子的時候,那些質子還是十分興奮的神色,而知道了兩國拒絕了交換,並且願意讓公子悝、公子芾回國的時候,那兩位的狀態並不算很好
並且聽聞深夜兩位的居所有大罵聲傳來。
昭襄王三年春天,經過了一個冬日,公子悝、公子芾終於回到了自己離開已久的國家,他們看著那依舊宏偉的鹹陽城,心中唏噓不已。
隻是一個不小心而已,便在立儲之爭中失敗,並且被送到他國為質子。
還好最後登基的是自己的兄弟,而他們的母親可以用“王太後”的身份,以“孝道”為由,逼迫新王將他們要回來。
這一點讓公子悝以及公子芾都十分興奮。
在回到秦國,回到鹹陽城之後,這兩位公子第一時間見的並不是已經成為秦王的嬴稷,而是入宮見了自己的母親,如今的宣太後。
見完了宣太後之後,兩個人才去見嬴稷。
而這個時候,纏綿在病榻之上,偶爾才能夠醒來的陳野用山參吊著性命,似乎一直掙紮著不肯離世。
嬴稷幾次前往安國君府邸,偶爾能夠見到虛弱的,隻剩下雨一口氣,不知自己在說什麼,胡言亂語中的安國君。
那位強大的老人已經病到了這種程度。
偶爾能夠聽到他在呢喃,要完成弟子的托付。
弟子的托付是什麼?
是照顧整個秦國。
嬴稷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瞬間就想到了昔日那個風趣幽默的老人,那個答應了自己父親照料自己,於是鞠躬儘瘁的老人,心頭有些許的悲傷。
他趴俯在陳野的床榻邊上。
“師公.您怎麼還不醒來?”
“難道,真的要拋下秦國於不顧麼?”
鹹陽宮王太後宮中
羋八子春風得意,她在看到自己的兩個兒子回國的事情沒有受到阻撓的時候,就已經覺著陳野並不是裝病,而是真的病了。
更何況這幾日楚係一派的人將陳氏一脈的人打壓的喘不過氣來,就連很多實乾派的人都受到了壓迫,不能夠好好的做事情了。
秦國朝堂上隱隱約約有些烏煙瘴氣。
若是曆史中的宣太後一定不會做這樣子的事情,因為她雖然野心勃勃,但也想讓秦國變得更好。
但羋八子不是宣太後,她隻想要讓自己的權勢達到頂峰。
這是她失去了嬴駟寵愛後才明白的道理,權力唯有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他的一切,比如所謂的國家強大、國人崇敬這些對於她來說,已經不再放在心上了。
這是“羋八子”與“宣太後”人生經曆的不同所導致的不同,是無法人為決定的。
同樣也是“曆史”的軌跡無法決定的。
因為這些事情太細微了。
可正是這些細微的事情,組成了改變的洪流。
昭襄王二年的夏天,這對於秦國來說並不算是一個太好的年份。
河東、義渠、巴蜀等地陸陸續續爆發了蝗災,黃在家幾乎是對秦國的糧食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在這樣子的情況下,魏國、趙國、韓、燕、齊五國再次宣布合盟。
哪怕之前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是勝利的也是一樣,五國再次悍然對秦國發動了進攻。
而其中之一的理由是“奸佞羋八子,毒殺安國君”。
五國都派遣了人在秦國國內大肆張揚這件事情,將陳野的昏厥從“病重”引導到了“中毒”。
這是五國國君都想看到的。
若是病重,秦國的國人絕對不會有什麼情緒,可若是被宣太後下毒.
秦國國人的暴動,隻怕就在當下吧?
畢竟這位羋八子自從嬴稷登基之後,做的事情沒有一件是國人喜歡的。
她一心隻想著爭權奪利,卻忘記了在國人已經如此的情況下,唯有牢牢地把控住國人的心,才能夠更好的爭權。
昭襄王二年的秋天。
章台宮內
嬴稷、蘇秦、張儀、陳瞻、陳昭、陳慎、司馬錯、贏疾等人坐在那裡,臉上都是帶著疲憊的神色,其中以陳瞻三人為最重。
陳瞻緩緩開口,看著在座的眾人道:“這一次的戰爭,除卻我之外,恐怕沒有人更合適了吧?”
眾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若他出征,則國內的那些流言不攻自破。
畢竟若真的是羋八子毒殺的安國君,安國君的嫡子怎麼還可能願意為秦國征戰呢?
嬴稷長長的歎了口氣,略帶疲憊的說道:“好,便這樣吧。”
“昭襄王二年,安國君病重,於朝昏厥,太醫令言:時日無多。又明年,韓趙魏齊燕五國合盟而伐秦,時鹹陽流言緋緋,曰:後因事,毒害安國君。後武安君陳瞻抗五國,流言自破。——《新秦書·陳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