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命運”麼?
陳野的嘴角挑起一抹嘲諷的笑。
他低聲道:“命運無情,看似能夠決定一切。”
“但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
是的!
陳野堅信,人定勝天。
陳氏的所有人也都相信,人定勝天,這是他們投身到曆史中,即便知道改變的前路可能被曆史那隻大手再次擺正,也要義無反顧的原因。
他們始終相信,人定勝天!
終有一日,陳氏能夠改變那虛無縹緲的曆史。
終究能夠挽留所有的遺憾。
巍巍華夏五千載,代代江山人才出。
始皇帝五年的春天在人們的期盼中到來,百越戰場以及匈奴戰場依舊在持續著,就像是兩個絞肉機一樣,吞噬著大秦的國人。
但.
讓人們沒有想到的一件事情是,即便兩個絞肉機依舊在轉動,但對於秦國來說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秦國依舊強盛,甚至再次“發芽”,生長出來了新的血肉。
這是因為左相陳正所修訂的“秦律”。
新修訂的秦律寬恕了一些不重要的罪過,將一些涉及到身體的懲罰全都再次限製。
這些殘酷的刑法日後隻針對一些特殊的“罪行”,如殺人、如殺耕牛、謀逆等等,這一律法的修訂讓秦國的國人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其二便是關於生育的獎勵。
陳正以及嬴政、諸多朝臣都知道,想要實現嬴政的計劃,那麼就必須是促進人們的生育,讓新的一代在新的時代降生,於是他們在這個方麵加大了獎賞。
每生育一個人口,不僅可以獲得一畝地的獎勵,更是可以每年領取五石糧食。
並且是從這個人口出生的時候開始,就可以領取的。
而新生兒往往吃不了那麼多東西,都是食用母乳亦或者羊奶等物,所以這五石的糧食便是一個巨大的激勵了。
始皇帝五年的夏天轉瞬間來臨,儒家以及陳正終於商討出來了一套合適的祭祀之禮,在這一年的夏天,經過長達幾個月的爭論,始皇帝以及秦國的朝臣們終於決定出來了一件事情。
泰山封禪!
這個消息傳出,天下許多的人感覺到震驚的同時都覺著有些理所當然。
始皇帝若是都不夠資格泰山封禪,那麼還有什麼人有這個資格呢?
也正是因此,始皇帝出巡的時候,天下並沒有那麼多的人反對了,隻有一些躲在深山老林中的貴族在反對嬴政。
這是難以避免的。
嬴政在一統之後立刻就舉起了手中的屠刀,對準了這些貴族。
他在陳氏等人的勸誡和教導中,比原本的曆史中更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天下是由一個個的黔首組成的,而非是那些貴族,即便是給那些貴族再優越的待遇,也不能夠讓他們不反對秦國的統治。
因為那些貴族或許原本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甚至可能沒有人在他們之上的,他給的再多,或許都沒有這些人原本的多。
而優待他們隻會讓天下黔首覺著困苦,也會讓老秦人覺著不舒服。
所以在對待這些貴族的時候,嬴政一點都沒有心慈手軟,也正是因此,六國舊地中的一些貴族便是帶著自己的家丁、府兵等人逃亡了山中躲避。
這個時候,郡縣製的弊端便彰顯出來了。
那些郡守也好,縣令也罷,和這些貴族的關係都是十分友好的,他們並不會真的用心“上報”這些人躲避的地點,也不會真的用心“追殺”這些人,所以這些人的逃逸並沒有非常的困難。
而這些,嬴政都知道。
但嬴政也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
他有足夠的人手代替這些郡守縣令來治理天下麼?沒有。
鹹陽學宮雖然正在產出人才,但產出人才的數量卻跟不上秦國擴充的地步,秦的版圖太大了,這便是最大的問題。
也不僅僅是秦朝的問題,是每一個時代的問題。
諸華諸夏太大了!
所以需要十分多的人手,而諸華諸夏的國情又象征著“血脈”和“人情”的存在。
尤其是這個時候書籍還未曾普及,那些識文斷字的人哪一個跟“貴族”沒有關係呢?
你能夠真的追殺你三姨夫家的小兒子麼?
還是你能夠忠心耿耿的為了皇帝而舉報你家的侄子?
亦或者你能夠提著你族中三爺爺的人頭去領賞?
或許你可以做到,但.你還要不要做人了?
泰山腳下
嬴政坐在車馬之上,而一旁車馬上陳正、李斯、韓非三人正在抓緊時間處理來自鹹陽城的政務。
幾人的腦子都是感覺頭疼。
這些本來是由嬴政處理的,但嬴政現在卻開始偷懶了!
嬴政扶著自己的腦袋,身體隨著車馬的晃動而晃動著,他目視前方,心中則是在思考著讓扶蘇那小子監國是否合適。
不過轉瞬間他就不擔心了。
畢竟他下詔請陳肅去往鹹陽城暫時看顧了,而陳氏家中的事情麼.
嬴政嘿嘿一笑,那他就管不得了。
希望陳肅能夠跨越千裡也能處理好朝廷以及陳氏兩地的事務吧。
時間點點過去,轉瞬間便到了泰山腳下了。
此時,天上彙聚著些許的烏雲。
絲絲綿綿的雨好似要落下,空中若有似無的閃出些許雷鳴聲。
————————————————————
“始皇帝五年,上泰山封禪,遇雨,疑上蒼震怒。——《新秦書·始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