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可願爭天下【求訂閱】(2 / 2)

後來,鎮壓陳勝吳廣起義、抵禦逆賊謀反,被四世皇帝請到鹹陽城為官,後又升任“沛君”,地位與風頭一時無兩,在四世皇帝崩殂之後,更是一度成為輔國之臣。

沒有了生活的折磨,呂雉自然是表現得百依百順,並且在這樣的情境下真的愛上了劉邦。

哪怕他依舊有些“地痞流氓”的架勢。

可當一個男人有錢了之後,所謂的痞氣就變成了優點,足夠吸引女人的優點,那成了——瀟灑不羈、快活人間的肆意。

劉邦聽著呂雉的話幽幽的歎了口氣,他思慮良久後終於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在陛下再次詢問我的時候,前往沛縣之郡為郡守吧。”

他閉上眼睛:“陛下能夠給我的恐怕不多,即便是沛縣也需要咱們自己打下來。”

在做出了決定之後,劉邦迅速的開始思索、判斷起來當今的局勢。

“如今的局勢,沛縣之郡那裡的郡守並不是什麼過於才華橫溢之輩,並且蕭曹陳三位賢臣尚且在沛縣之中隱居,樊噲賢弟也在那裡。”

“加之陛下給我的兵馬、糧草以及封號等,拿下沛縣之郡並不是多麼困難的事情。”

他眯著眼睛說道:“但拿下沛縣之後,我們便要去一趟陳氏了.....”

為何?

因為沛縣與陳氏所在的官渡並不算遙遠,甚至兩個郡是相鄰的。

劉邦想要爭奪天下,自然是要看一看陳氏意見的。

而呂雉卻是有不同的想法,她的眉宇一閃低聲道:“我想,不應該等到我們拿下沛縣之後再去找陳相,而是應當在作出決斷之前就去找一找陳相。”

“試探一下陳氏的態度。”

“事出無悔,若是到時候良人做出了選擇,但是陳氏卻對此有意見的話......一切豈不是都晚了?”

劉邦猛然一驚這才點頭道:“多虧有夫人啊。”

“我明日便與陛下告假,前往官渡,拜訪陳公!”

月光如水傾斜而下,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麼的普通而又尋常。

所有人都不會知道,就在這個普通的夜晚,後來的高祖皇帝劉邦做出了要爭奪天下的決定。

...........

章台宮中

頓若低著頭,他已經很老了。

但如今的黑冰台依舊是由他負責的,他從始皇帝年間到如今,也算是看著大秦從一統到覆滅了。

“啟稟陛下,劉邦已然決定明日前去官渡,詢問陳相對此的意見了。”

聽到這話,子嬰微微抬頭,眼神中帶著些許的玩味之色:“哦?”

他隻是輕笑一聲,而後才低下頭,手中的奏疏上落下了一行行的紅色文字,這意味著他對某一件事情做出了決定。

“也罷。”

“朕早就看出來了,這位沛公非一般尋常之人啊,他眼睛中的野心實在是太重了!”

頓若抬起頭,眸子依舊銳利,而一旁坐著的蒙恬則是低聲道:“是否要臣前去,將其捉拿,而後......”

蒙恬的話沒有說完,子嬰便低聲一笑後擺了擺手:“不必。”

他放下手中的奏疏:“朕給他的選擇,便是要看一看他是否有這個野心,若是有,便讓他去吧。”

子嬰說著站起身子來,伸了個懶腰,感慨的說道:“秦國注定要失去天下了。”

他的聲音中帶著滄桑:“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如今,秦也失去了這頭鹿啊。”

子嬰的手撫摸在那懸掛著的堪輿圖之上:“但秦與周不同。”

他的嘴角笑容冷冽而又殘酷:“秦雖然注定失去了這所謂天命,但尚且有餘力。”

“便讓朕看一看,誰能夠從秦的手中奪走這天下吧!”

子嬰自然是不甘心的。

但他卻沒有那麼多的顧慮。

他要讓天下所有野心勃勃之人站出來,然後讓他們爭奪,而秦國便高高的坐在王座之上,等待著最後勝利之人。

誰贏了,誰便有資格與秦一戰。

誰便有資格從秦的手中接過這“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位置!

秦卒,唯有戰死。

..........

官渡

劉邦的臉上帶著焦急的神色,但卻不敢催促,隻能夠來回的在這亭子外走動著。

片刻後,他還是沒有忍住的詢問身旁的仆人道:“這位兄台,敢問陳公還有多久才能夠回來?”

那仆人隻是低著頭,輕聲道:“回稟沛公,小的也並不知道。”

他低聲道:“自從戰亂再起之後,家主每日都會外出,前往之前文安公先祖所創辦的學校之中,言此為心安之處,家中其餘的先生們也大多數都出去了。”

“有的是為醫救蒼生,而有的則是邊關天下之人,將這一段混亂的曆史記載下來,藏於拙身樓之中傳於後世。”

“所以此時家中並沒有能夠接待沛公的人。”

仆人的聲音平緩,像是一壺白開水一樣:“沛公來了之後,我已經令人前去請先生了,來回約莫需要兩個時辰,還請沛公繼續耐心等待。”

劉邦聽了仆人的話之後,心裡雖然依舊急切,但卻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他還能說什麼呢?

說陳居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出去麼?還是說陳居應該飛回來?還是說.....陳居應該在這個地方等待著他?

這簡直是屁話。

劉邦坐在那裡,心裡還有閒暇的功夫打趣自己。

若是他有這樣的資格和實力,那麼今日他也不用來這裡請教陳居的指點,試探陳居的看法了。

就在劉邦思索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不急不緩的腳步聲,劉邦抬頭,便看見陳居正走向這裡。

陳居走到亭子中,看向坐在那裡已然等待許久的劉邦,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個平緩的笑容,他輕聲道:“不知沛公來此,有失遠迎,還請勿怪。”

以劉邦的身份自然是當不起陳居如此客氣的,但陳居依舊這麼說了。

因為陳居從劉邦的眼睛中,看到了當初與始皇帝一般的野心。

這或許是一位比始皇帝更加適合當皇帝的人。

PS:解釋一下,這個適合並不是說劉邦比始皇帝更優秀,而是他比始皇帝更“不要臉”,我始終覺著,不論是當皇帝還是當官,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臉”。一個豁得出去臉、更加“接地氣”的人,當然比一個高高在上的、不親和的、不接地氣的人更適合乾皇帝這個工作。

沒有詆毀政哥的意思,在我心裡政哥當然是“秦皇漢武、唐宗明祖”獨一檔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