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舞台之上的人(2 / 2)

陳拓聽到繡衣使者的稟告,臉上神色不變,而天子則是看向了他,低聲問道:“陳相,你為陳氏中人,你應當是知道西域大漠有多麼的危險。”

劉啟困惑的問道:“為何陳辟一定要去西域大漠?”

“難道西域大漠隱藏著什麼東西?”

劉啟以近乎於一種直覺的態度發現了這其中的問題,而陳拓對此並沒有任何的隱瞞。

“陛下,想必您也知道,陳氏有一座藏書閣,名為“拙身樓”,這其中有無數的書籍,自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傳下來的大多數經典都在其中。”

“而其中最重要的,卻並不是諸子的經典,而是另外的一些東西。”

“先祖陳野的“手劄”和“日記”,這些東西當中偶爾會記載一些關於先祖的隨意之言。”

陳拓猶豫了片刻後還是說道:“想必陛下也是有所聽聞,天下間有關於我陳氏先祖陳野的傳聞,說先祖陳野其實是天上的仙人,隻是來人間建立這陳氏以輔佐王朝的說法。”

他苦笑一聲:“雖然臣完全不相信這些,但先祖的筆記中的確是有一些記載,說是記載,不如說是先祖的猜測。”

“先祖說大海的另外一邊有另外一塊、兩塊大陸,這大陸上有區彆於華夏與各種蠻夷的人存在,他們金發碧眼或者紅發碧眼,其中還藏著許多的金銀礦產。”

陳拓低聲說道:“而其中關於西域的記載,比這“新大陸”的記載更多,先祖所言,西域大漠有許多的食物、糧食、甚至有些東西是華夏大地所沒有的。”

“比如香料。”

“在西域,香料並不是一種十分名貴的東西,隻是因為西域並沒有適合香料的栽種環境,所以才會稀少。”

他看著天子說道:“若是能夠將這些帶回大漢....”

後麵的話陳拓沒有說完,但劉啟的眼睛已經足夠明亮了。

他近乎是以一種激動的語氣詢問道:“你說的,是真的?”

陳拓點頭:“這些陳辟應當是比臣更加了解,因為當時臣隻讀有用之書,並沒有讀這些看起來沒有什麼用的日記和手劄.....”

他十分愧疚。

而劉啟則已經是摩拳擦掌了。

等到陳辟抵達未央宮的時候,見到的便是這一幕。

劉啟眼巴巴的看著他的到來,眼神中甚至有著濃厚的期待和盼望。

當他的腳步踏入這未央宮的時候,劉啟直接站了起來,起身相迎。

“陳卿!朕苦等你許久!”

陳辟雖然還在狀況外,但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陳拓之後,心裡百轉千回瞬間明白了些什麼,於是笑著回應天子的話語。

想必是他這位叔祖說了什麼吧。

果不其然,他落座之後,天子開口詢問的話也十分簡單:“西域之中,可的確是有香料種子,那些種子是否適合中原栽培?是否可以大量栽培,不至於如今這般價值千金?”

“西域那邊都有什麼新鮮的東西,你可知道?”

這個問題並沒有出乎陳辟的預料,於是他將其一一給劉啟解答,甚至為了讓劉啟答應他的請求,陳辟還特意誇大其詞的說道:“陛下,那西域何止是有這些啊。”

“他們甚至有一種植物,栽種在地上之後,可以生長出來一種花朵,這種花朵先祖命名為“棉花”,其造價低廉,比布和絲要普通的多,但用其填充的衣物,即便是在寒冬也能夠感覺到溫暖!”

“那裡有無數的金銀銅礦,全都坐落在西域大漠之中。”

他儘情的蠱惑著劉啟,反正在陳野的筆記中的確是有記載幾個關於金銀礦的記載....

若是劉啟到時候真的要,那大不了將其挖一下就是了.....

大漢會害怕那些蠻夷之輩麼?

笑話。

即便是現在恢複了不少的“匈奴”,大漢也是完

全不在怕的。

說完這些之後,陳辟猛地抬起頭看著天子,用一種極度誘惑的語氣說道:“陛下,這些都是記錄在先祖手劄之中的東西,雖然不知道為何先祖知道這些,但應當是沒有錯漏的。”

“臣願意為了大漢、為了陛下而前往尋找!”

“還望陛下同意!”

劉啟看著陳辟那堅定的神色,臉上簡直是樂開了懷:“好好好,不愧是陳氏的麒麟子!不愧是我大漢的陳氏!”

他略微沉吟後,便直接看著陳辟說道:“傳朕詔令,加封陳辟為“征西王”,拜為上將軍,責令其率五千兵馬、並士卒、商販一乾人等,前往西域。”

劉啟想了想後,又開口道:“此去一路凶險,朕賜予你生殺大權,便宜行事。”

“一切緊急事物可以自行決斷,無需上書請奏之後再行事。”

對於在外的臣子,這已經是最大的信任了。

更何況,劉啟還拜陳辟為征西王?

這是陳氏如今存在於世的第二個王,也是陳氏如今第一個不是繼承了先人王位的王。

大漢,征西王,陳辟!

這個名字注定要名留青史。

.........

景元十二年,春。

長安城外,劉啟帶著文武百官站在門口目送陳辟的離去,而人群中的陳秋則已經是淚流滿麵。

.........

一眨眼,一眼的時間便過去了。

這一年乃為景元十三年。

秋,風雨大作。

在去歲的時候,皇帝就赦免了栗姬的罪行,並且劉榮沒有被外放為燕王,天子收回了劉榮的封號。

劉榮再次加入了儲君之位的爭奪戰爭。

而梁王的形勢則是日漸衰退。

這讓劉武不由得有些著急了。

他甚至多次前往宮中,拜會自己的母親,想要請求自己的母親幫助自己爭奪這個位置。

隻是很可惜。

竇太後此時有心無力。

景元十四年。

此時的天子身體的年歲正在逐漸變長,而身體則是逐漸變差。

在這個時期,另外一位皇子也逐漸的站到了爭奪皇位的戰場舞台之上。

此時,站在這個舞台上準備爭奪皇位的人有三個。

其一:大漢梁王——劉武。

其二:大漢皇長子——劉榮。

其三:大漢皇子——劉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