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曆史駛向了不同的方向【本卷完】(1 / 2)

第328章?曆史駛向了不同的方向【本卷完】

此時的劉據就像是一個痛心自己的弟弟走向歧途的哥哥一樣,詳細的為劉髉解釋著他在這一次事情當中犯下的錯誤。

“父皇雖然讓江充去了李廣利以及你的身邊,然後告訴李廣利,隻要能夠借助巫蠱之術,就能夠讓你們代替我。”

“但江充僅僅隻是提議而已。”

劉據輕聲問道:“可是你們答應了,不隻是李廣利,你甚至也答應了。”

“你沒有考慮到一些其他的事情麼?”

“比如這巫蠱之術雖然是為了陷害我,但其上卻是真的寫了父皇的生辰八字;難道你就不擔心、不害怕這巫蠱之術萬一真的有用,而傷害到了父親的身體麼?”

劉據看著劉髉,此時的劉髉神情中帶著些許的愕然,他悄然低下了頭,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

這種情況下,劉據則是繼續問道:“此外,你沒有想過,如果父皇真的因此而遷怒我,我會遭到什麼樣子的處理麼?”

“若是我沒有這一顆對待父皇的赤誠之心,而是因為畏懼、害怕而掀起了謀逆,我最後的下場難道不是圈禁至死、甚至大概率是直接被斬首麼?”

劉據說到這裡,聲音中帶著點點的悲痛:“我這麼多年來,何曾虧待過你呢?”

“而伱,因為皇位,所以這般的攻擊我、意圖讓我淪落到萬劫不複的下場,你心中何曾有過兄弟情誼呢?”

“等到事情結束之後,父皇定然會察覺到這件事情的不對,到時候父皇若明白了真相,豈不是更要傷心?”

劉據的神色黯然,隻是默默的說道:“所以,你根本沒有考慮過我會如何,你也沒有考慮過父皇會如何,你隻是覺著這樣可以讓你登上皇位,不是麼?”

“既然如此,你又憑什麼裝出來這一副備受委屈的樣子呢?”

“這大殿之上,最委屈的是父皇,自己的兒子完全沒有顧忌自己,而施展巫蠱之術陷害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其次委屈的是我。”

“可無論如何,你都沒有這個資格委屈。”

劉據此時的聲音中帶著些許的肅穆:“四弟啊,你是這大殿內最沒有資格委屈的人,因為你壓根就不委屈。”

聽著劉據話語的劉徹眼睛中閃過些許淚光,實際上他覺著劉據是真的太懂自己了。

自己就是這樣一個講道理的人啊!

劉髉當真是辜負了他的期望,也狠狠的傷了他的心。

他歎了口氣,閉上了眼睛:“罷了,我不想再聽這個孽畜說什麼了。”

“來人,將他帶下去吧。”

癱軟在地上、滿臉愕然,已經魂遊天際的劉髉被繡衣使者拖出去了,在大殿之內的人唯有劉徹、劉據、以及眾多大臣了。

霍去病、陳去虜這個時候老老實實低著頭,兩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來了對方眼睛中的小心謹慎。…。。

這個時候還是不要說話的好。

而桑弘羊、霍光、衛青、金日磾則是沉默的看向坐在高台上的劉徹,他們一邊覺著劉據為了討好劉徹什麼話都能說得出來,另外一方麵又覺著劉據說的話好像是對的。

皇帝好像每一次處理掉什麼人,都是有理有據的。

他不是一個喜怒無常的帝王,而是一個有底線的、遵循“規則”的帝王。

當然了,金日磾對這件事情是最有深刻體會的,畢竟他是匈奴人,當年被霍去病所俘虜,而他接受了大漢的教化之後,竟然憑借著功勞而走上了如今的位置。

這難道不正能說明大漢皇帝的知人善任與遵循規則麼?

眾人當中,唯有陳無實抬著頭,神色沒有絲毫的變化,他隻是淡淡的與台上的劉徹對視,臉上帶著平靜。

劉徹悠長的歎息聲回蕩在這大殿之中,片刻後才輕聲說道:“你們都先退下吧,我與太子有話要說。”

眾人退去之後,劉徹才看向劉據,輕聲問道:“太子,朕當真是做錯了麼?”

這個時候,若是劉據再沒有心肝一點,其實可以直接說劉徹沒錯,可劉據挺直了腰板:“那要看站在哪個角度去看待父皇做的事情了。”

劉徹頗有趣味的說道:“說說看。”

劉據一板一眼的看著劉徹,聲音平和:“若是從您的角度看一點問題沒有,若是站在皇帝以及太子的角度去看,您的做法不僅沒有問題,反而十分的正確。”

“因為隻有這也才有利於大漢的安定以及朝廷的安定。”

劉據看著劉徹的雙眸,輕輕的歎了口氣:“可如果站在劉據這個人的角度來看,而不是站在皇太子甚至是皇子劉據的角度來看,您的做法的確是有些問題的。”

他垂著眸子,隻是說了一句讓劉徹有些難眠的話。

“父親,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能做到毫無差池的,那是聖人,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那樣,可這個世上真的有聖人麼?”

“我們都是凡俗,怎麼可能經受得起人性的考驗呢?”

劉據抬起頭,與劉徹對視:“所以,如果是以四弟的哥哥、六弟的哥哥的角度,以父親兒子的這個角度,兒子覺著父親您這一點的確是做錯了

。”

說到這裡,劉據又晃然一笑:“可,誰讓您不僅僅是我們的父親,還是整個天下的主人呢?”

“所以,兒臣不覺著您有錯。”

“你對他們的處理,也是十分妥當。”

劉徹麵容悵然,指著劉據笑著說道:“你啊,果然是會說話。”

他沉默了片刻後才輕聲說道:“好了,你下去吧,朕有些累了,想好好的休息休息。”

劉據恭恭敬敬的行禮之後,緩緩的離開了大殿。

整座空曠的大殿隻剩下劉徹一個人孤零零的坐在那裡,麵容有些低沉,他一向高貴而又昂著的頭也垂了下來,像是一個落寞的老人一樣。…。。

他的聲音疲憊而又乏力。

一陣風從外麵吹來,燭火開始晃動。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成了人間天子,手中掌握著天下人的生殺予奪。

這樣的人,自然是要承受無邊孤寂的。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

真正聖明的帝王,哪一個不是如此?

這似乎是千古一帝們的命運。

強大如始皇帝,年幼時候被母親拋棄,等到成年回到鹹陽城後曆經無數的爭鬥成為秦王,之後自己的母親和一個賤奴生下孩子,甚至威脅自己。

年長之後,自己的兒子也不理解他,甚至與他為敵。

逝世之後,身體上被自己的小兒子和信任的丞相、身邊侍奉的中車府令放上鮑魚,在後世留下了“嬴政梓棺廢鮑魚”的語句。

一手建立的龐大帝國,在逝世之後便轟然倒塌。

被稱之為“七世紀地表最強生物”“亞洲州長”的李世民呢?

年輕時候老爹偏心,整個天下幾乎都是自己打下來的,但因為次子的身份始終受到不公正待遇,最後在大哥還要殺了他,於是被迫反擊。

在史書上留下了弑兄囚父的名聲。

而後,雖然勵精圖治,但卻被手下的魏征拿著名聲當成墊腳石,不斷的彈劾。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夠忍受。

中年的時候,寄予厚望的兒子“李承乾”跌落下馬,成了瘸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