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床榻的劉宏勉強抬起頭,看著走向自己的劉備,嘴角帶著些許笑容。
這些年他很少有這麼開朗的時候了。
指了指麵前的地方,他輕歎了口氣說道:“坐罷。”
隨即而來的是一連串的咳嗽聲,天子的身體不說行將就木,但也相差無幾了。
“今日喚你前來,是因為我的命數不多了。”
“太醫令說,也就是這幾日了。”
劉宏擺了擺手,阻止了正準備說話的劉備,目光遠遠的像是看著某處,他的瞳孔有些渙散,像是不能夠聚焦一樣。
他站了起來,身旁的內侍趕忙走前去,將其攙扶。
“這些年來安國王把很多事情都做的很好,甚至比朕做的還要好,天下已經不知道有朕的存在,隻知道有安國王的存在了。”
劉備想說什麼,但這個時候,他看著劉宏的神色卻不知道說些什麼。
他是一個仁德的人,但他同樣是一個劉氏的子弟。
這也是為什麼天子會想要拉攏劉備的原因,因為劉備和陳成己、陳朱樓都不同。
劉備的沉默顯然讓天子十分滿意,劉宏隻是繼續說道:“其實朕並不介意這一點,反正早在幾年前董卓等人將十常侍徹底打壓的時候,朕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天。”
“但是朕害怕啊。”
劉宏的眉宇中帶著些許的淚痕,他不由自主的哽咽:“朕想要全力的告訴朕自己,說服自己,陳氏絕對不會意圖謀反,可是朕做不到啊!”
“陳氏的信譽如同那滔滔東去的大江大河一樣清澈、一樣可以令人信任,但朕卻是一個惡毒的小人,朕的心胸如同所有人想象的那樣狹窄。”
天子不斷的訴說著自己內心的悲憤以及陰暗,而劉備低著的頭則是更加低了。
他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能說什麼,最後隻能長長的歎了口氣。
劉宏或許聽出來了劉備歎氣中的無奈,但他隻是笑了笑,而後說道:“朕的心想要相信陳氏,但朕的腦海中不斷的有一個聲音在詢問朕,這莫大的權利,這九五之尊的位置,真的有人能夠舍棄麼?”
“朕不相信。”
“所以,這幾年朕暗中扶持你,扶持袁氏、楊氏、甚至給他們的權利比給封王的還大,讓他們無限的擴張。”
劉宏的神色中帶著些許暗沉:“可是,可是即便是如此,朕、袁氏、劉氏、楊氏、加你,我們所有人的力量加在一起,甚至都無法撼動陳氏。”
他的臉帶著可悲的神色:“可笑麼?”
“劉氏為天下之主,可集合所有人的力量都無法撼動陳氏了。”
“這個時候,朕驀然回首才發現另外一個問題。”
“劉氏雖然掌控天下權利,但傳承的時間卻不如陳氏,趙氏、秦氏傳承的時間與陳氏一樣,但他們所掌控的權利卻不如陳氏。”
“陳氏傳承至今五百多年,他們的觸角早已經深入整個天下。”
劉備隻是皺眉說道:“可是陛下,陳氏並沒有想要自立為王的心思。”
他忍不住說道:“若是陳氏有這樣的心思,且不說當年為何要幫助高祖皇帝建立大漢,就是當年王莽篡政的時候,陳氏也有足夠的大義推翻王莽建立王朝。”
“曆史中,陳氏有無數的機會,可他們都沒有這麼做。”
“為何您就是不願意相信呢?”
劉宏隻是沉默。
是啊,他為什麼不願意相信呢?
他自己也不清楚。
於是,他默默的搖頭,將話題再次轉移:“不說這個了。”
“朕喚你來,是想要交代你一件事情。”
劉宏的眼睛死死的盯著劉備:“朕要你發下毒誓,日後輔佐幼帝,絕不背叛。”
“若有背叛,則朕、則劉氏曆代先祖,死不瞑目!”
劉備臉茫然無措,但轉瞬間就直接發下此等毒誓。
因為他本就是打算這麼做的。
“劉氏備,今日於未央宮起誓,若陛下崩殂,當輔佐幼帝登基、掌政,絕對不背叛,若有背叛,則備萬箭穿心而死,則劉氏先祖、陛下於九泉之下,死不瞑目!”
他知道劉宏想說什麼,也知道為何劉宏沒有讓他以自己的名義發下毒誓,不過是以劉氏以及劉宏自己這麼多年的情分為綁,賭他劉備絕對不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
劉備站在那裡,自己將自己的下場加了進去。
他的目光神色儘皆坦然。
他同樣知道,劉宏先前說了那麼多,但此時將死未死的時候最害怕的不是陳氏背叛!不是陳氏篡政!
而是他這個皇叔篡政!
因為他才是那個不管是名義還是彆的什麼,都最有資格篡政的人!
當年天子將他傳喚而來,名字入玉蝶的時候,他便是真正的族親!且他的確是皇室族親。
如此一來,宗室那群人或許會因為他的拉攏而願意為他證名,予他登基!
劉宏聽完劉備的誓
言之後,瞬間無力的癱倒在床榻,他笑著看向劉備,嘴角終於帶著了些許滿足以及釋然:“玄德啊,是朕對不住你。”
“你若是怪,便怪罪朕吧。”
他的眼睛緩緩的合攏,而後眉宇中帶著些許的疲憊之色:“傳陳相、曹太尉入宮吧。”
“朕恐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未央宮中,半個時辰後
躺在床榻的劉宏已然進氣多,出氣少了,此時的未央宮外傳來一陣陣腳步聲,陳成己、陳朱樓、何進、曹操、盧植、董卓、王允、楊彪、袁逢等人儘皆趕來。
此時,太子劉辯站立在床榻邊臉帶著屬於稚子的茫然。
此時的太子劉辯方才七歲,而他的弟弟劉協則更是年幼,何皇後早兩年便已經故去,此時的後宮之中無人掌政。
見到眾人前來,劉宏強行撐了一口氣,坐了起來,麵色蒼白的衝著劉辯招手,拉著他的手對著眾人說道:“朕恐時日已到,特喚爾等前來。”
“這便是大漢的下一任天子。”
他的聲音肅穆而又威嚴,像是在宣告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一樣。
“自此之後,劉辯便是太子!”
“當朕崩殂,太子即刻即位。”
他目光掃視眾人,輕聲道:“朕崩之後,不許大肆操辦,不許令百姓披孝,太子以天待年,服孝三日便可。”
“朕故去之後,以令安國王、太師、丞相陳成己為輔政大臣之首,以執金吾劉備、大將軍何進、太尉曹操、軍都尉陳朱樓、尚書令盧植、司徒王允、太傅楊彪、司空袁逢、軍司馬董卓為輔政大臣。”
劉宏看著眾人說道:“眾人若無法達成一致者,則以陳成己、劉備二人之議為先。”
“若二人之議無法達成一致者”
說到這裡,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劉宏,劉宏稍微停頓了一瞬之後,則是看著劉備二人說道:“朕隻希望爾二人能夠萬事顧念舊情,凡事以幼帝為先。”
他歎了口氣,終究是說道:“若實在是無法達成一致者,則以安國王之議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