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赤壁上的璀璨(其三)(1 / 2)

第390章?赤壁上的璀璨(其三)

當看到手中信件上完整內容的時候,劉協的神色驟然發生了一些變化。

過了片刻,他稍微沉默了一瞬才說道:“這麼多年,裝瘋賣傻,倒真是辛苦他了。”

劉協嗤笑一聲,而後看著麵前的男人問道:“他有多大的把握?”

麵前的男人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反而是開口說道:“陛下說,他沒有什麼把握,他隻是多讀了一些史書,從中發現了一些問題。”

“我們的人曾經去調查過,上黨趙氏的先祖應當就是那位“秦武烈帝”,他非始皇帝的親生血脈,自然也就不是秦國皇室的主脈。”

“當年秦昭襄王曾與陳氏先祖約定,請求陳氏在秦氏危難的時候保住自己一脈的嫡係。”

“這一點,陳氏的確做到了。”

“如今的關中秦氏,就是當年昭襄王的後人。這一脈傳承自昭襄王至莊襄王、而後是始皇帝、文皇帝,關中秦氏的先祖便是文皇帝的幼子。”

“秦武烈帝若是追根溯源,他的血脈可以追溯到昭襄王的某一位叔伯。”

男人低著頭,一字一句的仿佛是在念誦著早已經準備好的稿子:“那麼問題就來了,陳氏為什麼要花費大力氣不僅按照約定保存昭襄王的後人,還要保存秦武烈帝的子嗣後人呢?”

“陛下說,請您好好想一想。”

“當年文皇帝是請求陳氏保住劉氏一脈,可是如今他也算是劉氏一脈,您的子嗣也算是劉氏一脈,可這世上不僅僅有您們二位劉氏,還有一位如今正在長安城中。”

劉協看著男人開口問道:“他不相信那位皇叔?”

男人隻是回答:“陛下說,關係到子嗣香火的事情,他不相信任何人。”

“更何況,即便是那位皇叔自己不想要成為皇帝,可是皇叔的手下還有眾多驕兵悍將。”

“如今長安城內,世人隻知劉皇叔而不知天子。”

男人說到這,便站直了腰板,恢複了自己之前的氣勢,他低聲問道:“陛下便說了這麼多,至於要不要配合陛下,那便是看您自己的抉擇了。”

劉協看著站在那裡的男人,眼睛中的神色帶著些許的沉默。

片刻後,他低聲道:“朕允了。”

“回去告訴朕的那個侄子,希望他不要在這其中搞什麼鬼。”

“否則,他會後悔的。”

男人微微點頭:“如今宮中有我們的人,您隻需要按照我方才所說的,在合適的時間將人交給他就可以了。”

“而後,我們的人會將兩位都送到官渡。”

他稍微沉默了一會兒後再次說道:“隻是,依照陳氏的舊例,您這一脈日後不得為劉氏。”

“便如同當年的上黨趙氏,更秦、贏二氏為趙一般。”

劉協也沒有說什麼,畢竟如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劉民籌劃的,自己手中也沒有足夠的能夠打動陳氏的籌碼,那便讓自己的後人更名換姓吧。…。。

歎了口氣後他說道:“便更做“文”吧,日後我的後人便更姓氏為文,去刀而從文。”

元安六年,末。

赤壁之圍已經持續了近半年之久了,所有人的目光都圍繞在這裡。

嘉魚、鹹寧二地的三方士卒也各自在交鋒,但都沒有討到什麼好處,曹劉聯盟雖然占地廣闊,但他們的國力卻不如大虞的國力強盛,且經過兩年前的南遷,南方的開發已經足夠在短時間內支撐這場戰爭了。

而對於大虞這種明顯有著強橫實力一統天下的勢力,九州周圍的各地方勢力也不敢輕易得罪。

於是,一場比拚“內力”的消耗戰便開始了。

元安七年。

這是一個好年份。

臨京城中

陳盛打了個哈欠,臉上帶著疲憊的神色。

他有些後悔了。

一旁的天子看著陳盛滿臉滄桑的神色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輕咳一聲,使了個眼色讓身旁的內侍給陳盛上了一杯濃茶。

他滿懷歉意的說道:“這麼晚了還將泰安請來,著實是有些過意不去。”

“隻是如今丞相不在朝堂之上,朕能商議的人也少了許多。”

“有一件大事,不得不找泰安來商量。”

陳盛擺了擺手:“陛下就不必與我客氣了,是什麼事情能夠讓陛下如此著急?”

張成略微沉吟,而後將手中的“國書”遞給了他。

“這是西域諸國這幾日遞交上來的國書,泰安你先看一看。”

陳盛接過國書,隻是看了一眼眉頭便皺了起來。

他輕聲道:“看來,上一次的苦頭,他們還沒有吃夠。”

張成失笑道:“上一次的確是將他們打痛了,但問題是什麼呢?問題是如今大虞陷入了曠日彌久的戰爭當中,所以他們便覺著大虞抽不出來手了。”

“所以他們想要在這個時候占點便宜。”

陳盛放下國書,再次抿了一口茶水:“那陛下是個什麼想法?”

“同意他們的要求?”

西域諸國的要求很簡單,要求等到大虞天子以九州之主的身份宣布,西域諸國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不再服從西域都護府的管轄、也不再歸於大漢的統治。

如果大虞天子同意他們的“請求”,那麼他們就會繼續給大虞提供足夠多的糧食,支持大虞和大漢之間的戰爭。

但如果大虞天子不同意

那就很簡單了。

他們就會倒向大漢。

張成神色不變:“答應他們的要求?”

他重複了一遍這個話後,臉頰上的笑容十分森冷:“朕想要發兵攻伐西域!”

“此等事情,如何能夠同意?”

張成站了起來:“朕若是今日退了,將這屬於祖宗留下的土地拱手讓給旁人,那朕百年之後有何顏麵去見父皇?”

陳盛明白了天子的意見後,頓時鬆了口氣,當即站起身子來。…。。

“那就簡單了。”

“我那位七弟早已經是按耐不住手中的長劍了,陳氏會出麵去找曹劉聯盟,而後中原的三方勢力各地抽調出一部分去攻伐西域。”

他低垂著眼眸說道:“這一次,有些國家便不必繼續存在了。”

一句話,已經確定了那幾個被“點名”國家的下場。

元安七年,春。

本是農耕的季節,但戰火不僅沒有停歇,反而更加蔓延了,但這一次的蔓延卻讓天下人都“心甘情願”。

在所有中原百姓的眼睛中,西域的那些蠻夷不過是蠻夷而已,這個時候竟然想要趁火打劫?

那就打!

九州百姓,最不懼怕的就是戰爭!

元安七年,夏五月。

陳氏陳林芝奔走大虞、曹劉聯盟之間,共得八萬士卒,其中有三千虎豹騎、三千殺生騎、三千禦林騎。

元安七年,夏七月。

中原以陳林芝為將,發動了對西域諸國的戰爭。

這是一場來勢洶洶讓所有西域國度都未曾反應過來的戰爭,因為他們沒有想到,中原三個勢力都快把狗腦子打出來了,在麵對他們的時候竟然還能夠這麼的一致。

幾個弱小的國家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就已經被陳林芝所帶領的士卒滅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