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了一點點文同誌們請個假整理一下大綱
順帶說一下這本書後麵的一些計劃吧同誌們
其實可以看出來唐基本上就是排列在倒數第三個的朝代了
唐、明都在我的計劃中,開書的時候我本來的計劃裡是不想寫宋朝的,因為感覺寫這個朝代感覺有點窩火,但是後麵想了想,不對啊哥們我窩火啥呢,我寫曆史文寫千年世家不就是為了改變這些窩火的事情麼?
所以把宋朝也列在了計劃中。
計劃是這樣的
唐我會寫的是李世民時期、李治-李隆基時期、唐末時期,其中前麵兩個大概率都是長篇,比如李世民時期我的打算是寫個六七十章左右的,李治、李隆基時期短一點但也有五六十章左右,唐末就會短一點,大概二十來章、三十章左右。
但大家可以放心哈,唐朝滅亡的手段不會是原本那種自相殘殺,死的落寞淒慘,我大概會給他一種較為體麵的落幕方式,不敢說更好,但絕對不會比原本的結局更差。(當然了,最後的結果還是需要大家評價)
然後就是宋朝了。
說實話...不是很想寫這個朝代,但是終究還是要寫的。
節點大概會選擇兩個,第一個是仁宗時期輝煌的那個階段,第二個是宋末、主要是北宋末那個時間段,兩個大概也都是三十來章吧,主要是給最後的大結局鋪墊。
之後就是最後的一個朝代明朝。
嗯....明朝的這個我其實並不能夠確定是否是一個好結局,但我感覺總歸不是一個太差的結局。
這本書其實最開始大家都能看出來,它是一個跟風之作,目的就是為了混點錢...
因為那個時候我開了幾本書都撲街了,但是我辭職了,迫切的需要錢來養活自己....雖然我那會有一些存款,但是因為買房、以及買車(父母比較想讓我有個車,那會以為很快就能找到工作,所以出行需要)耗費了個七七八八,急切的需要錢來補充,所以看到世家可以跟風就迅速跟風了這一本。
這一點其實大家從前期就可以看出來了....
因為很徹底的是跟風之作,完全沒有自己的一點想法,也不知道一本書的內核是什麼,所以在秦末的問題處理上有非常大的問題。
秦末那一撥我的訂閱直接腰斬,也徹底的失去了衝擊精品的能力。
這一點我的確有很大的問題,因為那會的跟風之作改變朝代的那一本成績...其實並不算很好,他的確是精品了,但確實因為前麵的那一撥,後麵幾乎沒有什麼留存了....當然了我的處理也不行所以我甚至精品都沒有(苦笑),所以大家罵我秦末處理智障的時候我也都沒有辯解什麼,隻是立正挨打。
一本書最重要的其實是故事,而故事的核心則是“理念”與想法,我這些年大概一直走在在探索這個“想法”與“理念”的過程中,而在這本書的中間、尤其還漢的時候有了一點點想法,所以那會的訂閱又開始回暖、而到了大虞、大唐的時候,我的理念以及想法終於因為一些外界的因素而開始逐漸的有了雛形。
所以這個時候的追定也還行,至少沒有那麼淒慘了。
我想我給這本書定下的結局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差的。
而下一本書,也一定會因為我的理念逐漸成型、我的“表達”逐漸有了“核心”,就像是一具身體一樣,不僅有“血肉”,還有“骨骼”與“脊梁”,它一定會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