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2 / 2)

每人一碗粟米雜糧飯,蒸煮時間到位,米粒顆顆分明,散發著樸素的香氣。

菜肴則是分裝在大盆裡,由自己去打飯。

一看賣相不錯,聞著也香。

香客們都餓了,趕緊先吃為敬。

一吃就發現今天的素齋真不錯:

炸豆皮,是將油豆皮加五香粉、醬油等醃製入味後,再捆綁成結後油炸,裹上芝麻。

吃起來芝麻粒直蹦,五香的氣息襲來。

還有這抓炒素蝦仁,瞧著是普通的黃豆芽,咬開焦脆麵衣後裡麵的豆芽又嫩又香,說叫素蝦仁,滋味與普通蝦仁還真差不離。

糖厚蛋燒又鬆又軟,在嘴裡化掉幾乎嘗不到任何渣滓,滿口微甜,

偏偏配料是鹹口的醬油,原本以為味道會很怪異,

可是蘸一下嘗一口,蘸料讓厚蛋燒更加清甜,而且調節了單調的甜,讓整道菜滋味更加複合。

紅燒麵筋咬開油亮的紅燒汁,下麵的麵筋富有嚼勁,一咀嚼滿口紅燒汁,讓人忍不住趕緊就一口粟米飯。

香辣烤蘑菇應當是蘑菇裹上麵粉後乾炸,沒有半點水分,咬開外麵脆脆的麵殼內裡便是軟軟的蘑菇,麵衣加了孜然、花椒鹽等各色滋味,跟吃烤肉沒有兩樣。

醬燉蘿卜根,則是小火慢燉,蘿卜吸滿了濃醬湯汁,十分入味。

香客們原本沒把這頓飯當回事,卻沒想到有意外之喜,各個添了飯,吃得眉飛色舞。

葉盞則有些心不在焉,宓鳳娘難道真偷了財物?

可她明明說了沒偷,而且衙差們並未搜身,可見丟財物隻是個幌子,

她思來想去隻好安慰自己,娘如今去了長公主那裡,總歸有長公主部曲守護,衙差們想捉也捉不到。

還是蓬蕊盛了半碗飯給她:“也不知道要封要什麼時候,好歹吃一點。”

葉盞感激衝她笑笑,接過了飯碗。

香客們很快就吃完了飯食,紛紛稱讚葉盞:“小娘子整治得一手好茶飯。”來打聽葉盞家食肆在何處。

葉盞也不謙虛:“我家在州橋夜市上第三孔橋那裡,葉家二姐炒麵便是,全汴京城隻有我家會炒麵,還請諸位多多捧場。”

還有香客好奇問她:“小娘子,我看外頭好多素食都會做成仿肉,你若是做成那樣更增添幾分趣味。”

葉盞搖搖頭:“我也會做那種,好比用油豆皮做成鳥雀模樣、用瓊脂充當魚翅、將藕切成肋條骨從切塊豆腐卷裡穿過模仿排骨。”

香客們聽得嘖嘖稱奇。

“我雖然也會做,但覺得既然有心做素齋,不如不仿,騙了嘴也騙不了心,既然虔誠向善,那就舍棄偽善。因此才沒有做成仿肉的樣式。”

一番話說得香客們心服口服。

就連不懂事的小沙彌們都在惋惜,這位施主做得菜滋味甚好,可惜是位女施主,不便雇來在寺裡廚房幫忙。

不過轉念一想,修行本就是苦身煉心之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