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泡上了幾天,也算是好了,賀青雲剛到家就被賀盼兒馬不停蹄地提溜了出來。
泡了水的黃麻變得格外重,賀青雲他們兩人合力也隻能一小撮一小撮往外拉,原本兩人就能扛下的黃麻,漲大了四五倍。
這段時間下來,賀青雲已經成了孩子們的風向標,不知是誰透露的行蹤,當她們正發愁要怎麼把黃麻扛回去時,一群小孩子就爭搶著要來幫忙。
賀青雲也沒白讓他們幫忙,等小孩們把黃麻運了回去,她就慷慨拿出了好多個肉乾分了起來。一方麵是當做答謝,另一方麵也準備讓這些小孩子替她宣傳。
有了美食誘惑的加持,小孩子們興致更高昂了,還有幾個嘴饞的眼巴巴看著賀青雲,問下次幫忙還有沒有肉乾。
賀青雲自是允諾有,惹得小孩們巴不得每天都跑來幫忙。
小孩們能跑出來的時間也不多,雖然還想再找點活乾乾,卻都被家裡人提溜著回去了。
賀二嬸隻覺得賀青雲她們是在瞎折騰,又不是能吃的東西,還值得這麼上心?
因為黃麻數量很多,賀青雲同賀盼兒也隻能抽空剝掉黃麻的皮,然後分批晾曬在家裡的籬笆上。
黃麻曬乾後,賀盼兒準備直接加工,卻被賀青雲攔下了。
“堂姐,現在的黃麻還不夠鬆散,如果我們像撕肉乾一樣把它條紋撕開,就能變得更加鬆軟了。”這是賀青雲在指南上看到的方法。
賀盼兒聞言照做,發現原本的量又翻了三番。
不僅如此,賀青雲還打算做個簡易紡錘,把黃麻拉成嚴密的線,這樣織造出來的物件也會更牢固。
賀青雲說乾就乾,她翻找出一根粗壯的樹枝,用小刀不斷的將表麵打磨光滑,然後把其雕刻成中間粗兩段細的模樣。
她扯過一絲黃麻,當即做起了實驗。可因為不夠熟練,好多次纏線都失敗了。
把握不好旋轉點的賀青雲,乾脆把有一頭雕出了一個彎鉤,用來掛線和穩定旋轉。
這麼一來雖然轉線的速度不算快,但因為有重量加持,拉出來的絲線比手扯得要更緊密有韌勁。
為了加快速度,賀青雲乾脆做了兩個,人手一個來纏線。
她們不分白天黑夜,硬是花了四五天才將黃麻全部處理完。
就連錢老爺子也知道了她們紡織線的事,特意來賀家看線的品質。
錢老爺子到的時候,正值烈日當頭,賀二嬸哄著賀卓武在屋裡午睡,賀盼兒在屋裡頭忙著家務,賀青雲一個人坐在院子裡理線。
“賀三娘,你可彆怪老爺子我不請自來呀!”
錢老爺子一眼就看出這線的不同,他年輕時曾去過漁村做買賣,因為捕魚的需要,那的人很重視線的品質。環山村常年被冰封,也就沒人會大費周章織線。
可他知道,這絲線的生意能有多大的市場,所以今天才特地來走了一遭,也不算讓他失望。
錢老爺子拉出了身後的錢啟軒,這孩子雖是三個孫子中年紀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