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對標城市工人待遇!
就拿他們四合院來說:
賈東旭一個月二十七塊五的時候就能養活五口人。
閻埠貴不到三十塊錢的工資能養活六口人,甚至還能攢出一輛自行車和電視機。
農人兄弟沒有工資,沒有糧票,有的隻是虛擬的一個工分符號。
陳江河要讓這些工分能變成糧食!並且夠養活一家人的才行!
不管老女老少,隻要乾活就給工分,有工分就能換糧食。
這樣怎麼可能出懶人?怎麼會出現搶觀音土的現象?怎麼可能遍地浮腫病?
這是一個站在農人肩膀上成長起來的國家,怎麼能寒了農人的心?!
自斷根基,那樣還有天地良知嗎?
所以。
隻要調動起農人的積極性,大家都勤懇勞作,還愁國家不能飛速發展嗎?還愁看不到希望嗎?
至於乾什麼活才有工分拿,其實陳江河也是有一定考量的,比如修橋鋪路、水利建設等。
但今天是他第一天上任,不好太冒尖了。
有些事還是循序漸進的好,起碼沒人惦記他。
“一個壯勞力一天的工,能養活一家六口人的吃飯問題。
至於具體數量是多少,就得專業的人員去計算了。”
陳江河心裡有個大概數字,等相關人員核算出來,他直接對照就行。
要是有問題,大不了再修正,反正不能讓農人兄弟吃虧。
“這會不會有點冒失。”
伍相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會消耗多少糧食,而是這一改製有可能形成的全方位影響。
畢竟農人的勞動所得不是某一個人說了算,而是經過大量計算和實際情況,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