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拋棄的原配(2)(1 / 2)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全本免費閱讀

1970年10月。

安德市,武城縣,三唐公社,二道溝生產隊。

這一天,秋高氣爽,天很藍,雲很淡。

空氣帶著微微的涼意。

趙鳳霞一向起得早,比生產隊催著上工的鑼聲還要早得多。

她要起來做早飯,讓丈夫和女兒吃完再出門去上班。

農村人基本上不吃早飯,聽著鑼聲起床,口袋裡揣一個昨天晚上做好的玉米餅子或者蒸紅薯就出門了,乾到九點多近十點,就停下來歇口氣,趁機把餅子吃了,再接著乾到回家吃午飯。

但是趙鳳霞家的情況和普通的農家人不一樣。她的丈夫江學工是縣城煤礦的工人,女兒江寧安也在公社上班,爺倆都是體麵人,總不能和村裡人一樣揣個餅子去單位吃吧?那還不被人笑話死?

所以,江家養成了一天吃三頓飯的習慣。

趙鳳霞做早飯的時候會多做一點,順便把她自己的午飯也給做出來。丈夫和女兒在單位吃午飯,中午家裡就隻有她一個人,不值當的開火。乾完活回來,她隨便吃點,就能好好歇個午覺,也算是把早上虧的這會子覺給補回來了。

她起來忙活了一小會,丈夫江學工也就起床了。

媳婦做飯,他就把院子掃了,再把雞和豬給喂了。家裡養了6隻雞,有5隻母雞和1隻公雞,分開養的,省的公雞隻想著踩蛋,母雞隻想著抱窩。

他們這兒對副業的發展沒有那麼大的限製,家家戶戶都養著雞和豬,還有養羊和養兔子的,他們家因為隻有趙鳳霞一人是農村戶口,沒敢多養。隻養了6隻雞和一頭豬。

雖然沒有明文限製,但是大部分人家養的都不多,因為糧食不夠。養豬也不能隻給它吃豬草,糧食多少還是要加一點。

他們家的豬,平時就吃些老菜葉子、菜根、刷鍋水、麩子、紅薯頭,榨豆油剩下的豆渣也給它吃,家裡人有空的時候再割點豬草,能讓它吃飽。

夫妻倆一邊乾活一邊嘀嘀咕咕的小聲說著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