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番外·趙建國(1 / 2)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全本免費閱讀

趙建國下鄉之後,在知青農場過了兩個月激情燃燒的歲月,他被分在蔬菜隊,秋末冬初,蔬菜隊已經沒多少活可以乾了,生活還算悠閒。

知青們每天聚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高唱革命歌曲,這確實就是趙建國所暢想的那種生活。短短兩個月,他不止一次感慨,下鄉的決定真的太對了!

活不累,身邊全是誌同道合的人,他什麼都不缺,手裡還有錢,這樣的生活,比在家裡可是好多了!

連呼吸都是自由的感覺。

但是,兩個月以後,所有知青全部被打散分到各個生產隊去插隊落戶。趙建國不得不離開津市,去了蘇省的一個農村。

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知道了,農民過得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從年初到年尾,就沒有個休息的時候。

春天種早稻,要插秧、肥田,耘稻,夏天搞雙搶,每天天不亮就要出門,一直乾到晚上十一點半,隻有中午有兩個小時休息時間,為了避開最毒的日頭,防止大家中暑。當時有個說法,“從鳥叫乾到鬼叫”。

烈日暴曬人暴汗,卡其布衣服濕了乾乾了濕,一天好幾個來回,衣服上是一層厚厚的汗堿,磨得人皮膚生疼。

就連冬天,也不能休息。為了明年的豐收,要積肥、撚河泥,蘇省的冬天雖然溫度不算特彆低,但是照樣凍手凍腳。

趙建國連一個春天都沒堅持下來,就給家裡寫信服軟了,說他已經認識到了農村生活的艱辛,希望父母能幫他想辦法回城,至少寄一些錢票和物資過來,幫他改善生活。

在寧安的冷嘲熱諷下,趙大誌和於曉紅並沒有給他多少幫扶,隻是在69年底和71年底,各給他寄了10塊錢。

1972年,兩口子夢到前世的淒慘後半生,徹底和趙建國斷了聯係,甚至在趙建國寫信回來的時候,給他回了一封信,表示:“我們把你撫養長大,已經儘到了為人父母應儘的責任。此後的人生,就是你自己的選擇了。當年你寧肯下鄉,也不願意在城裡找工作,不願意為家庭做任何一點貢獻,我們尊重你的選擇。從今以後,我們不會再管你的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