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山間行(2 / 2)

我也很羨慕這些將身心寄托在山林間的修行者,此刻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選擇隱居終南山,因為隻有在這裡,你才能感受到一種力量,在指引著我們找到真實的自己。

想起馬叔當年在終南山的時候,就曾經跟我說過,他想要找到真實的自己,想來也是受到這樣的熏陶,產生這樣的想法吧。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馬叔給我們講了一個道教文化中關於大地的說法。

他說的是:大地就像一個人的身體,時刻都在呼吸,終南山就是大地的肺部。

在群山之下,大地的地心中,有通道相連,有氣息貫通。

五嶽名山,包括其他華夏大地著名的仙山都是如此。

馬叔還告訴我們,在東漢末年,張道陵創立正一盟威之道,在漢中設立政權,他的後人張魯投降曹操,此後那些教徒也是沿著子午古道走出漢中,北遷長安,從此開枝散葉。

千百年來,這條崎嶇坎坷的棧道,曾經留下多少匆忙的腳步,踏過多少雜亂的馬蹄,多少名人隱士在不同的時空,看過同樣的風景,呼吸過子午峪中的山氣。

望著麵前的子午穀,踏著腳下的苔蘚,聽著遠處的山泉,一時間,我不由感慨萬千。

行至半路,馬叔也許是累了,他停下腳步,遙指前麵一片白雲升起的方向。

“那裡,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了。”

不過我努力看了半天,也沒看到我們要去的是哪裡,眼前隻見白雲繚繞,仙氣飄飄。

見我們走的累了,馬叔便提議休息一下,他說在終南山裡麵有很多隱士苦修,其中有佛有道,也有非佛非道,在山間搭個茅棚,便是清修之地。

沿途行來,我們也見了一些隱士,但大多都是遠遠打個照麵,畢竟人家也不可能把住處搭在路旁。

不過馬叔跟我們說,彆看終南山隱士這麼多,裡麵也有假的,尤其最近這幾年,真隱士越來越少,混子越來越多。

首先很多所謂的隱士,完全就是為了逃避社會和生活的壓力,跑到這裡美其名曰隱居,但住不多久,就受不了山裡的生活跑了。

而且經常會有一些遊客信眾,還有訪道者,以及媒體記者來到山上,每當看到苦修的隱士,都會留下一些錢財資助。

所以就有一些人打起主意,把這個當成了生財之道,便在入山的小路旁打個茅棚,穿上道家的衣服守株待兔。

或者以此為噱頭,其實是為了獲取關注,從而達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還真彆說,有一些人靠著這個混的還真不錯,但也有的人混不下去,也收不到什麼資助,於是就收拾行囊溜之大吉,回家去也。

所以,在終南山如果見到在緊挨著路邊的“隱士”,大家小心,他既然選擇了歸隱,按理說應該遠離人群,可是他都歸隱到路邊去了,其心可測啊。

說著說著,我們來到一處山林,馬叔停下腳步,指了指裡麵,對我們說:“這裡麵就有一位真修行的道友,走,我帶你們去坐坐,討杯茶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