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本宮也有一話要與你直言。”
“娘娘但說無妨。”
豫貴嬪起身,走到她麵前,雙眼與她對視。
她話語嚴肅認真:“陶姑娘,你於露盈的恩情,明家銘記在心。無論是金銀還是舉薦,本宮都願意成全你的心思。”
“隻是,今日你踏出臨華殿的大門,入了百蘊閣,未來結果如何,都隻與你自身有關。”
“留在宮內的路是姑娘你自己選的,明家、本宮,都不會,也不能繼續護你周全。”
她緊緊盯著她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問道:“你可知曉。”
陶昭南沒有退卻,很是平靜地回答。
“民女知曉。”
事關明家,豫貴嬪不得不謹慎。
聽到陶昭南肯定的回答,又在這幾日的相處觀察中,她大抵能摸清這位陶姑娘不是個會出爾反爾的無信之人。
如此,她也算安心了。
她清楚自己是為了震懾陶昭南,才拿出宮中娘娘的氣勢威脅她。既然她知進退,她也無須與她鬨得太僵。
誰也算不清未來會方發生什麼,興許,還會有她向陶昭南求助的時候。
“時候快到了,你隨蕊兒走吧。”
“祝陶姑娘,前途似錦,萬事如意。”
豫貴嬪所祝,雖並非她所求,但她仍感恩她的幫助和感謝她的祝願。
“多謝娘娘。”
蕊兒親自將她帶到了百蘊閣外,將豫貴嬪說過的一袋銀子交給了她。
“貴嬪娘娘已經與百蘊閣的侍儀大人說過,你自己進去便是。”
“多謝蕊兒姑姑。”
百蘊閣,是宮中負責教導女官的地方。
要想入百蘊閣,要麼有貴人舉薦,要麼便是身世清白的世家女子。
陶昭南抬頭看著百蘊閣的墨底金字的牌匾,知道自己彆無選擇,邁開步子走了進去。
“你就是豫貴嬪舉薦的陶昭南。”站在陶昭南麵前的女人穿著規製的青色服製,並未因為她是豫貴嬪的舉薦而對她有任何的優待。
她冷臉掃視陶昭南上下,冷冷說道:“入了百蘊閣,拋卻浮華地位,忘記自己原本的身份。無論你曾經是什麼人,進了這裡就都是一樣的。”
陶昭南無言地點點頭。
她對她的反應還算滿意:“我先領你去取采女的服飾,一月之後,會根據你在百蘊閣的表現給你定級,分配宮室。”
“對了,我似乎忘了說。”她盯著陶昭南的眼睛,這才露出一個淺笑來,“我是負責管理采女們的侍史,我名叫文嬋。不過,你喚我侍史大人就好。”
“是,侍史大人。”
文嬋微微頷首,覺得她孺子可教,先帶著她領了衣服,又領著她到住所去。
路上,文嬋大抵與她說了些在百蘊閣需要守的規矩,以及日常所要做的事宜。
“在宮裡,要想命長,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