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琅瑤不可置信地看著她,愣了一會才說,“快進來吧。”
跟在琅瑤身後的小宮女看著琅瑤姑姑待門外那個宮女似乎十分相熟,看向桃夭的眼神中躲了幾分好奇。
“娘娘剛歇下,待娘娘醒了,我再帶你去見她。”
桃夭乖巧地點了點頭。
琅瑤看著她的眼中隱隱閃著淚花,說:“你瘦了,也黑了些。”
“這一路上,很辛苦吧。”
桃夭搖了搖頭,啞著聲音,強忍著哭腔:“不辛苦。”
琅瑤不禁伸手摸了摸她的腦袋,感歎:“你長大了。”
她入宮時六歲,陪公主出嫁時十五,如今也十九了。
不光是年歲,經曆了這一遭,她身上的氣質,已經同當時截然不同了。
貴妃淺眠,歇晌也不過兩三刻鐘的時間。
“娘娘,桃夭回來了。”服侍洛貴妃起身時,琅瑤輕聲說道。
洛貴妃的神情怔了一瞬,然後歎息了一聲,對琅瑤說。
“帶她來見我吧。”
“諾。”
桃夭跟在琅瑤的身後緩步進殿,抬眼看見洛貴妃的時候,眼眶中盈蓄的淚水終於沒忍住落了下來。
“奴婢,拜見貴妃娘娘。”
“起來吧。”
桃夭咬著下唇忍著不哭出聲。
娘娘怎麼變得如此憔悴了。
洛貴妃凝視著桃夭,胸口亦是一股複雜的情緒。
看著桃夭,她難免想起駱清樂。
她們形影不離,一起長大,桃夭也像是她的半個孩子。
“不是傳了書信,讓你留在都尉府嗎。”
濟南都尉與她有些交情,桃夭這一路上被人追殺,留在都尉府,不僅能保護她的安全,還能讓她衣食不愁,過上安穩日子。
待風頭過去,再讓都尉為她尋個好人家,後半生也就不愁了。
“奴婢,還是想回來侍奉娘娘。”
她自幼就在玉蘭殿,這裡是她最熟悉的地方。
她最親近的人,也都在這裡,她哪兒也不想去。
洛貴妃歎了口氣,無奈地輕輕搖了搖頭:“你可知道,以你現在的身份,是不能留在宮中的。”
她是駱清樂的陪嫁宮女,駱清樂薨逝,她本是要陪葬的。
因為駱清樂臨終前的囑托,她免於一死。
可她回到了駱朝,回到了玉蘭殿。
一旦駱帝知曉,未必不可能賜她自儘。
就算是她出言保下了她,她日後留在宮中,背著一個背主苟且偷生的名頭,被人指指點點,又談何容易。
洛貴妃即刻就想明白了,桃夭是駱禪檀設法帶入宮中的。
趁著還沒有發現她的身份,把她送出宮還不算難。
“桃夭,本宮這就讓人送你出宮。你回濟南,不要再回京城了。”
是非之地,還是走得越遠越好。
就在洛貴妃說要送她離宮的刹那,桃夭倏地跪地,終於控製不住情緒聲線顫抖著懇求。
“求娘娘不要趕奴婢走,奴婢隻想陪著娘娘。”
琅瑤見了這一幕,不忍地看向桃夭,又看向為難的貴妃。
貴妃堅持要送桃夭出宮是為她好,但桃夭意誌如此堅決,若是真執意送她出宮,卻反倒像是傷了她。
琅瑤上前去將桃夭從地上拉起,桃夭的淚水糊了一臉,琅瑤拿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