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同情(2 / 2)

李卓點頭,“這話我信。”

才怪呢,要真沒有啥想法,這麼著急乾什麼,哪有過這模樣,一點信服力都無。

*

倆人各自想著事,一路無話。

一個是擔憂和離後會被家族如何對待,真的會像圍觀之人說的那樣嗎;

一個暗戳戳覺的發現了兄弟的小秘密,這又不能說,自個獨樂。

到家後剛打開門上的橫鎖,那邊就聽到了娘和李伯母的聲音。

趕忙進了院子洗手洗臉擦乾,毛巾剛掛院子繩子上,那邊辛母跨進家門來。

看兒子正在屋簷下曬太陽,才看著還有另一人。

“是卓哥兒啊,你今個不是休息的日子呀。”

“那個,我回家拿東西,這不是我娘不在家嗎,我就先來跟辛弟說會話。”

“原來這樣啊,那你們聊,我去做飯。”

“嬸,這我娘來了我還是家去吧。”李卓說完就往外走,沒等留話。

人走了,見辛母挎著的籃子滿滿的,辛承望走過來伸手去接被拒絕。

“望兒,你去書房吧,這個不用你插手。”站那看著兒子往書房那走,才進入廚房。

對這事辛母一直很強硬,就是辛父進廚房也是特殊階段,比如之前熬夜幫襯,但那是為兒子。

其他時候,可不會讓父子倆進。

鍋裡淘上米,上麵蒸菜,灶裡點燃乾草、放上木柴,不一會煙囪飄出拐彎的炊煙,家家戶戶如此,於是整條巷子都充滿著飯香味。

此時辛承望已推門走近書房,一整間屋就兩件東西。

除了窗邊放有筆墨紙硯的書桌,最值錢的就是靠牆那放著20來本書的書架。

足足五層,可隻有三層零零落落的放著書本。

一層至少一半空著,滑稽但是現實,就這些書本還是幾代攢下來的。

人走書還在,小輩繼續用,比如家裡的四書五經,每句話的涵義和延伸好幾種,補充再補充。

沒有斷句、沒有標點符號,一句話很多種意思,寫文章跑題直接白瞎功夫。

還不如弄懂所有涵義,選錯了也是概率問題,也不至於交白卷。

凡讀書人都這麼想,於是有幾代人筆記的書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