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姬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司馬昭居然會對她說這種話,更想不到的是,司馬昭說出這句話的語氣,居然可以如此雲淡風輕。
“哎呀,蛇居然烤焦了”,司馬昭看著此時的王元姬像一隻小兔子,一言不發,渾身蜷縮在一起,臉紅紅的,眼神直勾勾地望著地麵。“白雲觀的素齋飯味道還是不錯的,一會兒我帶你去吃。”
“讓我們走吧!”
司馬昭見王元姬還是靜若雕像般,蹲坐在地上,便將手伸到王元姬眼前,再次提議道。
突然,司馬昭又像是想起來什麼,轉而背過身去,蹲了下來,“哎呀,你看我這腦子,怎麼這麼一會兒的功夫就給忘記了,元姬你的腳崴了,我隨身又沒帶療傷的膏藥,隻能等到山上去找道姑們來好好醫治,所以,你上來吧,我背你上山!”
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裡,王元姬不好再做推脫。
這是除了父親王肅和管家王順外,第一次由外人來背王元姬。
一路上,王元姬趴在司馬昭的背上,不自覺地進行著對比,司馬昭的背比父親的要單薄,比管家的要挺拔,但這都不是關鍵的,因為最大的不同來自於王元姬本人。因為無論是父親還是管家,他們每次背王元姬時,王元姬的心中都很坦然,也很開心,但此時此刻,在司馬昭的背上,王元姬心裡卻像是栓了一隻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很是不安。
山不太高,白雲觀不一會兒就到了。觀中的道姑顯然對司馬昭很是熟悉,一路帶領著二人來到了後院一處名為梅園的地方。
道姑敲了敲門,片刻後,門開了,裡麵站著的,是一位兩鬢花白的婦人。
這婦人雖然穿著粗布素衣,但從上到下,從衣服到鞋子都是板板正正、一塵不染,頭發也是梳整整齊齊,甚至一絲碎發都沒有落下。
“娘,昭兒來看你啦!”司馬昭雙膝跪地,向婦人行禮。
原來這婦人就是張春華。
王元姬早就有所耳聞,司馬兄弟的生母並不是伏夫人,而是司馬懿的糟糠之妻,卻已在常人視線中消失多年的張春華。
這張春華,早年就性情剛烈,膽識過人。
魏武帝年間,曾有人想要征召司馬昭為官,司馬懿卻臥床裝病,拒絕入朝。一日,家中晾曬書籍時,天降大雨,向來喜好讀書的司馬懿,不忍書籍被淋濕,趕忙出去收書,卻被家中婢女看到,張春華為了維護丈夫,擔心司馬懿裝病的事情泄露出去,便親手殺死了婢女。
後來,隨著司馬懿的官越做越大,家裡開始頻繁納妾,尤其是年輕嫵媚的柏夫人,深受司馬懿的寵愛。為此,無法忍受的張春華在家絕食抗議,甚至多次以死相逼,搞得整座洛陽城人儘皆知,再後來,便再也聽不到有關張春華的消息了……
經過閒聊,王元姬得知,原來張春華的家族中一直有著瘋病的基因,張春華的母親和舅舅,晚年也都是這樣。張春華的母親更是最終在瘋狂之後,自殺而亡。張春華之前其實也想好好控製情緒,但稍微有一點點的刺激,她就會忍不住發瘋,並且越來越難以自製,甚至到後麵會時而清醒,時而糊塗,身體也越來越差,甚至形銷骨立,疾病纏身。
當時司馬懿的身邊就有好友建議,不如將張春華送到道觀修行,如此一來,可以一邊調養身體,一邊靜養心智,說不定會有轉機。
司馬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