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兒子浣樂滿17歲,跟著鄰鎮的師傅學習陶藝,還沒有出徒;
三兒子浣暉15歲,不喜文,偏愛武,所以這些年被送去了武江山的武館,這兩年都不在家,也還未學成;
四兒子浣學13歲,和浣禮一樣,喜文,還在學館跟著先生讀書;
五兒子浣棋12歲,自小跟著祖母生活,沒跟著父母兄弟住著,現在還在讀書。
所以,一家子的經濟重任,還是擔在浣青和浣娘子身上。
好在,這些年來,浣青的泥人一直很受歡迎,浣娘子也勤快,每年統計收入的時候,竟還能餘些銀兩。
浣青給了兩個兒子八兩銀子,隻是兒子們並不清楚,這已是家中的大部分積蓄了。
兩個兒子接下父母交給的一應路上之物,向父親母親叩頭行將出發!
“你等且去,不必掛念家裡,一路互相照拂著。”浣娘子再次囑咐著兩兒子。
浣學也起身,隨父母一道送兩個哥哥到門外。
“大哥,學兒等著你的好消息,他日,我們兄弟定要同登朝堂!一同光宗耀祖!”
浣禮點了點頭。
浣樂咳了一聲:“得得,又當二哥是擺設了不!你們呀,不要隻曉得讀書好,二哥我靠手藝就不能光宗耀祖麼?”
眾人笑了。氣氛也緩和了下來。
隻有浣溪呆呆地望著兩個哥哥,問道:“哥哥們是要做甚?”
浣樂說:“傻妹妹,大哥是要趕考去,二哥我去陪考。”
“你可彆叫傻妹妹了,妹妹真就讓你叫傻了呢!”浣禮埋怨道。
在哥哥們心目中,其實都不願意承認妹妹不聰智。他們隻信是妹妹沒長大。
可是,都快十歲了。讀書的男娃都能認下一卷的字了。
女娃們已經開始接觸女紅了。他們的妹妹卻還一竅不通,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冥頑不靈。
每每有人提及妹妹的短智時,家裡其他人自然是不樂意的。
“管他呢,大不了哥哥們養你一生!不叫你受委屈罷了!”哥哥們如是說。
“趕考、趕考......”浣溪口中囁嚅著這兩個字。
錦繡工坊位於青川鎮中心,位於青川鎮前往京城的必經之地。二人前往京城,自然要從此處經過。
錦繡工坊碩大的招牌,遠遠地就能被瞧見。
劉式尋的劉府大院,便安置在錦繡工坊的後方。
老遠的地方,浣禮便開始怔怔地望著那招牌,總想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