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安今年四歲,還在育紅班中班裡玩兒,家裡除了小酒,就屬他開心快樂了,每天唱唱跳跳,玩玩滑梯,再不就是和小朋友你追我趕,放學回到家也有使不完的精力,相對於她安安靜靜的伴讀,他就顯得有些聒噪了,所以哥哥們寫作業的時候,經常把他關在外麵。
剛開始他還不樂意,結果被揍了一頓之後,就哭著喊著跑去找奶奶了,三哥在他跑開以後就忍不住吐槽。
“哭哭哭,整天就知道哭,還不如咱小酒呢,你看小酒多乖,從來不像他那麼愛哭鼻子,真給咱男人丟人!”
“總算安靜下來了,趕緊寫,寫完了帶小酒出去玩兒。”
四四方方的桌子,三個哥哥各占一側,小酒跪坐在凳子上,坐在主位,她很安靜的翻看他們的書,不吵不鬨的等他們寫完作業。
哥哥們寫作業分為書法和鋼筆,所謂鋼筆其實就是羽毛筆蘸墨水,書法乃毛筆作業,主要用來練習大字兒,羽毛筆蘸鋼筆墨水就是正常解題作業了,三哥還在用鉛筆,初小階段一二三年級用的都是毛筆和鉛筆,到了四年級會逐步開始練習用羽毛筆,高小就會徹底淘汰鉛筆用羽毛筆,當然,家裡條件好的,可以直接用鋼筆。
倒是非常符合時代特性,因為現在寫的字還是繁體字,十分注重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毛筆字,每天都會有書法作業,小酒陪讀的時候,聞著墨水的臭香,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因為她前世隻有在上書法課的時候,才會接觸到毛筆,倒是沒想到在這個年代,每天的作業都有練字這一項。
如果後世小學生也能撿起這門功課就好了,可惜時間都浪費在學習英語上了,反而老祖宗傳下來的很多文化,都接連斷了傳承。
要不自古以來人家都說教育貴,教育難呢,就哥哥們這些裝備,就不是一般人家能買得起的。
書包就不說了,那是奶奶和阿娘一針一線縫出來的。
單單這筆、墨、紙、書本,一個孩子的消耗一年就要達到十萬到二十萬,現在是四個孩子,四個孩子一年下來就得一百來萬了,這還不算通貨膨脹造成扛麻袋買書本的現象呢,讀書真的是考驗家庭條件的重要項目。
所以小酒通過哥哥們的學習,也暗暗發誓,自己將來一定要努力讀書,爭取跳級減少學費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