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覺間,小姑就嘮叨了許多,奶奶認真的聽著,時不時插上一句,在了解兩個閨女都過的不錯的時候,她鬆了口氣,卻也因此歎息一聲,之後就沉默著不說話了。
僅是這一聲,她和小姑就都知道她在想什麼,八成又在想那兩位英雄伯伯了,如果兩個兒子當年沒有犧牲,今天肯定也成家立業,有個好結局了,不像他們,遠在千裡之外英雄紀念碑林裡,他們想見上一次,比登天還難,她老了,出不了遠門,這輩子怕是難為他們掃上一次墓了。
每年清明,奶奶在這邊祭奠的隻是兩位伯伯的衣冠塚。
提及兩位哥哥,連聒噪的小姑也沉默下來,直到爺爺叼著旱煙卷回家,小姑才興奮的找她爹嘮去了。
小酒看奶奶心情低落,“奶,我兩位伯伯肯定投胎轉世到好人家享福去了,”
奶奶拍了拍小酒的手:“乖酒,奶知道,奶呀,就是始終放不下他們,每次看到你姑姑和你爹,就會不自覺的想起他們,尤其到了他們的生辰,那更是睡不著覺,奶沒事,早就習慣了,快去試試你姑姑給你買的新衣裳好不好看,我酒長這麼漂亮,就該穿的好看一些。”
難得姑姑回來,阿奶讓阿爺去買肉,姑姑拉著小酒的手也跟著去湊熱鬨,順便看看這些年家鄉有沒有變化,回來路上碰到剛去荒地給紅薯翻藤回來的盼娣,陶園立即熱情的打了招呼。
家裡的情況,陶昌義都寫信給兩個姐姐說了,所以陶園是知道唐家三姊妹的,也知道這就是小酒的親姐姐,少不得要誇讚一番。
盼娣回到家,將背簍裡的紅薯藤扔給了羊和兔子,就到灶房幫陶奶奶做飯。
幾個小子晌午十二點多才到家,奶奶早上揉了麵,本來想做扯麵的,但姑姑回來,明顯是不夠的,而且姑姑愛吃米飯,於是乾脆準備上撈飯,高粱和玉米沒有提前泡,不能放,就隻用大米和小米搭配著,還抓了一把綠豆。
鎮子上就有屠夫擺攤賣肉,這買的時間有點晚了,就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