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淒慘大丫(2 / 2)

即使爹娘那個時候有錢,也摘不掉某些有色眼光,但現在他們拋棄了城鎮戶口,擁有了農民的戶口,也不知道是不是趕上好時候了,竟然一分錢沒花就順利的進入了酒廠,所以說這運道啊,你還不能不信。

按照爹娘現在的年紀,陶昌義生於1920年,現今36,趙伶俐比他小四歲,32歲,兩人都還算壯年,正是掙錢的關鍵時期。

如果他們表現好,說不定真能轉正成為酒廠的正式工呢!

建國初期趕上時候進城當工人的,每個村都有,而且都是有技術的人才,大戶人家兄弟多的,要選出來一個,還得談好條件,將來真要落戶成功了,那是要給剩下兄弟補助的。

現在家家戶戶,誰家沒幾個孩子啊,所以彆看進城那個答應的痛快,往後幾年負擔重了,叫苦不迭,叫上老子娘,媳婦孩子進城打秋風的不在少數。

小酒之所以會想到民工潮上,完全是由於麵前有一位大娘義憤填膺的擺兄弟媳婦的禮呢!

“這才進城幾年啊,當初說好的,一個月寄五塊錢給我們,除了頭三年照時照點的給寄錢,往後再沒寄過,上門討要說法,就給我們哭窮,你說說,家裡他們啥都不管,爹娘全靠我們養,你不給我們,你也得二老養老費吧,結果可倒好,不問不吭氣兒,一問就坐在那兒跟我們哭他們有多難,這年月誰不難?”

“建國家的,你也彆鬨心,招娣家的不也是這樣?你這賴好隻有你一家,那家可是兄弟仨呢,一個月工資才多少,又要給爹娘,又要給倆兄弟,他們還要養活自己和孩子,其實算算,還真不夠花,你彆急眼,好好跟他們說,我覺得這事兒還得你爹娘出麵……,”

這大冬天的,也沒彆的娛樂活動,村口大槐樹下,向來是納鞋底的婦女,掰玉米的小媳婦,坐鎮指揮家長裡短的老太太們的聚集地。

男孩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