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 4 章(1 / 2)

《論亡國太子亂世苟活的可行性》全本免費閱讀

雖已有決斷,但看著於自己下方坐定,滿懷期待的群臣,虞煜突然生出一絲戲謔之心,十分期待他們在聽到他的抉擇之後的反應。

畢竟在座之人,可都是退守曆州的堅定支持者。

其實結合當下的局勢來看,退守曆州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想法,但前提是要沒有安存德這個兩麵三刀的二五仔,通過書中的描述,就連虞煜也不得不稱讚他的演技是堪比影帝級的存在。

哪怕是素有見微知著之稱的傅泓,在安存德真正反水之前,都沒有察覺到他的狼子野心,一直把他當做忠心耿耿的大雍忠臣。

以至於在他和薑澤帶著重傷的原主退回曆州之際,就遭到了安存德的迎頭痛擊。

這場蓄意而為的截殺,不僅讓從踞牢關前倉促撤回的玄甲軍死傷慘重,更是幾乎全殲了原主麾下的屬臣,原主與傅泓都死於此地,曆州渡前汜曲二水交彙形成巨川成為了他們最後的葬身之所。

哪怕並未親身經曆,但虞煜也能想見當時的慘烈情況。

既然他來了,就不會讓這樣的事情再度重現,但隻有萬餘名甲士的他,此刻顯然不足於和領有一州之兵的安存德爭奪曆州的所有權,退守曆州在當前是一個無法實施的抉擇。

他最終的選擇是與曆州一江之隔的錦州,但需要從曆州渡乘戰船橫渡巨川,方可抵達。

這個選擇出現在他心中之後,他就一直在思考要以什麼方式才能以最小的損傷在重兵守衛的曆州渡奪得戰船而又避免被快速追擊。

直至方才脂水的出現,讓他豁然開朗,同時也補齊了計劃的欠缺之處。

他要以火攻之法,夜襲曆州渡,隻要順利抵達錦州,他就能夠踞巨川天險為關,再尋發展之途。

而此事宜早不宜遲,不隻是因為龔守仁和安存德的前後夾擊,最重要的是他要在皇帝被殺的消息傳到錦州之前,先一步抵達。

錦州獨特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的通信係統極不便捷,源於上京的消息往往要長達數月之後方能抵達錦州,就連與它一水相隔的曆州要向他傳達消息,也需要數日的時間。

這就是他要搶先抵達的原因,若是晚了,那麼接到皇帝死亡消息的錦州豪強,也很有可能自立為王,那時他想入主錦州,將會變得十分困難。

果不其然,在虞煜拋出放棄曆州,退守錦州的抉擇之後,整個帳內掉落了一地的眼珠子,連一向成竹於胸的傅泓都微微有些詫異,其餘眾人更是大驚失色,甚至神情都出現了一瞬間的空白。

“殿下,錦州乃孤立無援之地,末將以為放棄曆州退守錦州實為不妥。”

率先提出反對意見的是位於薑澤後一位之人,年逾三十,著甲胄,闊麵重頤,標準的武將長相。

虞煜在腦海中回想了一下,鎖定了他的職務和名字,副都尉晏儉臣,在書中與原主同為曆州渡受害者聯盟,一起葬身江河。

“何以見得?”

虞煜不動聲色的詢問道,對提議被人反對沒有感到絲毫的詫異,畢竟在沒有如同他一般全知劇情的上帝視角加持,反對才是正常的表現。

曆州多好的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曲汜二水環繞穿行而過,三麵環水以為界,南拒錦州,西阻梧州,東隔隨越二州,北麵與上京隻隔著一馬平川的明州沃野,是難得的地利之所,為什麼要舍棄這麼好的地盤,去選擇交通不便隻有水路通行的錦州呢,那地方在世人的眼中,與蠻荒無異。

“錦州乃孤城,難以自足,補給全靠曆州供給,猶如被其勒住脖頸,而一遭圍困便唯有任人宰割,末將實不知殿下因何做出舍曆州選錦州之決斷,但此舉萬萬不可行。”

晏儉臣一臉嚴肅,將弊端一一與虞煜分析之後,莊重肅拜,唯恐主君一意孤行,做出不智之舉。

隨著他的話語落下,群臣除傅泓和薑澤仍在沉思,其餘人皆議論紛紛。

對其所說虞煜卻不急著做出回應,而是正坐主位細細聽著群臣對退守錦州這一抉擇的可行性及風險性進行探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