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書房
胤禛低著頭看手上的邸報,字裡行間都是那一個意思,朝廷的賑災銀兩不夠用了,百姓又要餓殍遍野了。
幾十萬兩銀子,怎麼說沒就沒了?
胤禛打開一個空白折子,想要寫一封奏折,求皇阿瑪再撥點銀子下去。
不過這裡麵真的沒有什麼蹊蹺嗎?會不會是有人將手伸的太過,以致到百姓手裡的寥寥無幾。
遠在河北那裡的難民不提,就說近的,外城那十幾萬難民的賑災事宜是由戶部負責的。可據他所知,分發到難民手中的粥水稀得沒幾粒米。
胤禛將手中的折子揉成一團,心情煩躁地快要坐不住了,時不時將手中的毛筆拿起又放下。
“貝勒爺,大阿哥求見。”
蘇培盛小心翼翼地進了書房,生怕哪裡做得不好惹自家貝勒爺生氣,他還是能讀懂主子臉色的。
弘暉來書房是有什麼事嗎?罷了,今日這奏折是寫不下去了,就見一見弘暉吧!
稍等片刻,弘暉就穩穩當當地走了進來,“兒子給阿瑪請安。”
“起吧,你來是有什麼事嗎?還是說有什麼功課不懂?”
弘暉站起身來,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回話,“回阿瑪,兒子已經將《千字文》學完了,隻是聽說了黃河大水、百姓流離失所的事,又想到了阿瑪你曾經跟兒子講過的施恩布德、世濟其美以及惠澤被民、化隆家國,心中有所疑慮,所以想來問問阿瑪,請阿瑪為兒子解惑。”
胤禛點點頭,這話他在教弘暉的時候確實引申講過,“你是有什麼疑慮?阿瑪知道的話一定會告訴你的。”
“兒子隻學過三百千這些啟蒙書籍,接觸到了書上先人的那些仁愛思想,可是兒子想不通,應該怎麼做才能讓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不要餓死?”
原來是為這件事啊!看來弘暉是聽說了黃河水災的事,心生憐憫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所以才來求助他這個阿瑪。
“今日阿瑪就與你說一說,古人是如何賑災的。逢遇災情,首先朝廷會開倉施粥,然後民間會有捐款捐糧,有條件的也會自己施粥救人。除此以外,還有人采取了以工代賑的方法,就是借助難民的人力,讓他們做工換取糧食、衣物等生活所需。”
“再有,宋朝的範仲淹就采取過移民就食的方法,把災區的百姓,轉移到糧食或是田地充足的地方,從而讓他們繼續開始新生活。”
弘暉故作好奇“那這次黃河發大水,皇瑪法有沒有采取什麼措施呢?”
胤禛不假思索“這次黃河水災來得急,朝廷撥了不少賑災銀兩給災民施粥治病。不過難民太多,大部分又都跑到京城來了,朝廷也沒有那麼多要施工的工事,就將他們放在外城,由戶部安排施粥治病的事宜。沒來京城的那些災民據說大部分被安排到了河工之上,一方麵重修河堤,一方麵給他們活命的路子。”
“那京城外的那十幾萬難民都能活下來嗎?朝廷裡的賑災糧食還夠吃嗎?”
這話戳中了胤禛內心深處的擔憂,他也擔心那十幾萬難民最後死傷無數、餓殍遍野。
“太難了,每逢天災,百姓都會死傷無數。哎!命數如此,如之奈何?阿瑪會讓人去外城施粥,能救一人是一人吧!”
弘暉也跟著歎了口氣,如今的阿瑪還沒有什麼權勢,他在三年後才會嶄露頭角,所以他插手不了賑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