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政和風雲 6 終極羈絆(1 / 2)

b/b作為一個穿越者,居然無法逃脫“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命運,這到哪說理去。

要知道從楊崢三歲開始,楊氏就開始了對楊崢的拔苗助長。三歲習文,四歲練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沒有一天拉下的。

這也就是楊崢是個穿越者,要是換個土著,這般練法,隻怕早都廢了。

有時楊崢甚至懷疑自己那短命的老爹,該不會就是因為,同樣自小經曆這麼一出,脆弱的身心飽受摧殘,終於在二十多歲的年紀便扛不住,早早去見了楊家先祖。

直到近兩年,楊崢成了年,楊氏才放鬆了些許對楊崢的管束。

從小楊崢耳中聽到的便是那後世耳熟能詳的楊門忠烈的故事,楊老令公,七郎八妹那都是楊家先祖。

隻是一百多年過去,楊家早已破落,開封城中早已沒有人還記得這裡曾經有一座天波府。

到了楊崢這一代,更是隻剩下七賢村這幾畝良田而已。

每當老娘跟楊崢訴說楊門輝煌的時候,到最後便總會補上一句

“崢兒,你是楊家的希望,你定要再現楊家當年的輝煌!”

一句話白手起家,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對於自己楊家後人這個身份,起先楊崢還有些小竊喜,覺得這是穿越者的福利,自己作為主角的優勢,可是如今,認清現實的他隻感到了深深的負擔。

好處半點沒有,擔子倒是一堆。

現在是個什麼時代,北宋政和五年,儘管楊崢分不清現在具體是公元多少年,但是楊崢至少還是知道,如今當皇帝的是宋徽宗趙佶。

哦對,現在還不能叫宋徽宗,那是廟號。再加上這兩年越發繁複的苛捐雜稅以及花石綱的興起等,種種跡象表明,宋徽宗在亡國的路上越走越遠,想來距離靖康之恥也沒有幾年了吧。

楊崢常常懊惱自己前世沒有好好了解這段時間的曆史,不然不會像如今一樣,對當今時政沒有個預知,這大大增加了他完成複興楊家的難度。

一想到這個,楊崢就隻想哀嚎一句,悔不當初啊。

少小不努力,穿越徒傷悲。

不過就算楊崢的悲傷逆流成河,也什麼都改變不了。

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於,後悔二字。

沒有了先知先覺的優勢,楊崢不得不逼自己一把,咬著牙扛過了老娘的拔苗助長。

如今楊崢要說文可出口成章,武可上陣殺敵有些誇張。

但是有一說一,這麼多年的努力也並非白費。

文上,楊崢已經通過了鄉貢,就等今年省試開考,看看能不能去混個進士的出身,謀個一官半職。

武上,楊崢就要得意的多,有賴於羈絆係統,他得到了方十三的力量加成,方十四的敏捷加成。一手楊家槍法已經爐火純青,青出於藍,便是楊老令公在世,怕不是也要讚一句“不愧是我孫子。”

呃,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家業上,雖然早死的老爹沒能給他留下太多家產,但也算過的去,作為穿越者,利用這一點點的啟動資金,在這個時代,還是能做些事情的。

在假借楊氏之手的經營下,楊家手中掌握著大大小小數十家商鋪,分布在兩浙路的各個州縣。不然楊崢哪有那麼多的閒錢能夠用來扶危濟困,創下“雪中炭”、“及時雨”的諢號。

對此,楊氏自是支持,楊氏一看就是大戶出身,自是知道名聲的重要,所以在楊崢幫扶危難這件事是鼎力支持。

老娘的種種做派和見識,都顯示出老娘出身不俗,雖然楊崢一直追問自家母親的身份,但是楊氏一直諱莫如深。在楊崢的認知裡,從未見自家老娘聯係過任何一個娘家人。

尤其是,楊氏長得極美,絕非普通平民家庭可以生養,這話的意思並非是說普通家庭生不出這麼美的人兒,但是在這個年代,普通家庭覺得保不住這麼美的人兒,這樣的美人,身在普通家庭,那不啻於一場災難。

而楊氏一個生的貌美,帶著幼子的寡婦,能到現在都活的好好的,獨立支撐起楊家,這件事本身就絕不普通。不過既然老娘不願意說,他也不好多問,隻能將事情記下。

而楊崢,在外型上更是繼承了老娘楊氏的優秀基因,常年練武修成的修長身材,配上一副剛毅的臉蛋,姣好的麵容,劍眉星目,英武挺拔之中,不失豐神俊朗。

這幅比前世要帥的多的麵龐,在楊崢看來這是老天對他最大的恩賜,畢竟顏值就是正義,能靠臉吃飯,誰還靠才華?

總比某個臉上有一塊青色胎記的楊家後人要強的多不是?就是不知道這個世界究竟有沒有這麼一號人物。

畢竟楊崢目前地圖隻開到了睦州這麼大點地方,相對於大宋26路,14個府,240個州縣來說,楊崢不過才開了芝麻大點的地方。

…………

翌日。

楊崢正在書房抱著一本《易》在刻苦鑽研。

就聽門口傳來一聲急吼吼的大嗓門“哥哥,哥哥!”

“十三,少爺在讀書,你莫要再找少爺廝混,帶壞了少爺,快些走。”福伯嚴厲的嗬斥道。

“福伯,讓他們進來吧。”早都讀書讀的不耐煩的楊崢聽到聲音,連忙讓福伯放人。

“哼,你們快點說話,莫要打擾了少爺讀書。”

方十三和方十四自是不會跟福伯計較,繞過福伯衝進了書房。

“哥哥,十三在這裡謝過哥哥救命之恩,日後哥哥但有所命,十三上刀山下火海,絕不推辭。”

方十三一進門二話不說單膝跪地、納頭就拜,方十四也跟在後麵有樣學樣。

兩人這一上來給楊崢整的有點懵,愣了好半晌。

因為就在方十三、方十四拜下的時候,楊崢腦中聽到叮的一聲,十年未有反應的係統終於有了動靜。

隻是他來不及去查看,當先衝過去先將方十三、十四二人扶了起來。

“這是做什麼,你我自幼相交,早已形同兄弟,你們的事不就是我的事?何分彼此?”楊崢有些嗔怪的說了一句。

楊崢拉著二人又是總結了一下此番的經驗和問題。

方十三突然說道“是,哥哥說的對,經此一事,我也算是明白了哥哥的良苦用心,所以今日起,我想開始新的生活。”

“哥哥,我和十四也快到立冠之年,我們想有個正式的名字,日後也好稱呼。”

“哦?這事……”楊崢以為兄弟二人是想讓他給他們起個名字。

正在琢磨要給二人起個什麼名字的時候,卻聽到方十三又開了口。

“哥哥,我給自己起個名字,叫方世臘,以後你就叫我方臘即可。”這是方十三。

“哥哥,我給自己起名叫方世貌,哥哥叫我方貌就行。”這是方十四。

這其實是方十三、方十四的諧音,按照本地方言,十三讀出來就是世臘,十四讀出來是世貌。

可是諧音梗是要扣錢的啊喂,你們這名字是王建國給你們起的嗎?起得也太草率了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