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行路不難(1 / 2)

630shu ,最快更新穿越從語文書開始最新章節!

好在遊牧民族政權對文化的包容性賊高,因為整個北魏朝廷也沒幾個文化人--現在北魏文官勢力當中說了算的還是中原幾個世家。

這幫家夥以詩書傳家自詡,對北魏各個氏族抵觸的很--孝文帝的全麵漢化的主意就是清河崔氏的某個成員提出來的。

從此以後,再無鮮卑拓跋,隻剩下被文化同化的北魏皇族。

全麵漢化的好處極大,北方的漢民族人民在鮮卑漢化之後對他們產生了文化認同,這更有利於統治的穩固。

所以隻要楊鴻儒在小範圍講講《三國演義》也不會造成巨大後果。彆忘了,他還是木蘭氏族大巫祭--就算是皇帝都不能隨意處置一個大巫祭。

於是為了給士兵們解悶兒,楊鴻儒開始了“騎在馬背上的書館”。

一聽幢將要開館說書,士兵們那是相當高興--這年頭的文化極度匱乏,能有說書先生講講故事已經是相當奢侈的事情。

花木蘭倒是知道自家大巫祭的腦袋裡裝滿了故事--她打小就是聽著楊鴻儒的講故事長大的。木蘭氏族很少有小夥伴沒聽過楊鴻儒講故事。

彆看運輸糧草的隊伍時時刻刻都在發出噪音,但是楊鴻儒隻靠著一條肉嗓子就能把這些聲音壓下去。

作為一個專業的老師,他會簡單的用嗓技巧。再加上他的身體非常強大,不管是肺活量還是氣息都非常綿長,三腔共鳴之後發出的聲音自帶穿透混響立體聲。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英雄五伯鬨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為了加強儀式感,楊鴻儒先念了一段定場詩。定場詩一出現就意味著說書人要開始了。

“話說當年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建基立業,一統了天下,傳位到了東漢後期,桓帝劉誌即位。劉誌很年輕,當時啊,是外戚專權外戚都是乾什麼的?就是皇上的親戚啊。皇親國戚嘛,也就是皇後、皇太後那些娘家人兒。這些人相當厲害,誰也惹不起。”

說書不是讀書,你要把文化人才能看明白的東西加工之後變成通俗易懂、讓人感興趣的語言說出來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楊鴻儒從黃巾起義開始說起,那叫一個跌宕起伏。他發現自己麾下這些讀書不咋行的士兵,聽書的時候一個個都支棱起了耳朵娘的!要是他們念書的時候有這麼認真,早就成學問家了!

有楊鴻儒講故事解悶兒,士兵們焦躁的心態好多了。三國演義的故事每天講一話,說個一年都不帶重樣的。

楊鴻儒身體強壯是不假,但他也不是鐵打的。每天能說一個小時已經算是高水平發揮。這一個小時便是運輸隊每天最幸福的時間--這種幸福堪比早些年搬著小板凳,開著收音機等著聽小喇叭的孩子。

神奇的事兒出現了!

當楊鴻儒準備放走幾個表現良好的土匪的時候,這幾個家夥竟然不想走了。

“將軍!能不能等聽完三國再走?聽一半留一半的滋味太難受了我們能乾活,我們能吃苦,隻要您能給口飯吃我們就不走!”一個威望比較高的土匪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