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不說,在女生稀缺的電子信息學院呆了這麼久,突然有個長得這麼漂亮的學姐如此熱情地向自己發出邀約,鄭虔難免覺著有些飄飄然。因此,儘管不明就裡,他也沒有直接拒絕,表示自己想再考慮一下。
既然他這麼說,樊欣便覺得自己已然十拿九穩,雙方交換了聯係方式後,她就將鄭虔和可可一起拉入了“名字沒想好創業小組”的群聊裡。
回宿舍的路上,可可舉著手機向樊欣道出了自己的疑惑:
“欣子,你咋把我也拉進去了?我啥時候說要參加創業大賽的?”
“學姐,我們是院裡最後的希望了,到現在還差兩個成員呢,真的需要你呀!”
按理說,樊欣應該表現得再楚楚可憐一點,但即便是換了個時空,她還是學不會那一套,這反而使她看起來挺真誠的。其實,如果可可真不想參加,她也不會勉強,隻是想先爭取一下試試。
“但那鄭虔,真的會答應幫我們麼?他這種人才,不是早該被自己學院的參賽隊伍給搶去了麼?”
“唐老師說過,大部分參賽隊從今年年初就開始籌備了,鄭總……咳咳,鄭同學那會兒應該在忙著搞自己的發明吧,不然也不至於到現在都沒怎麼聽過這個比賽。”
聽可可說到“我們”的時候,樊欣就確認她已是自己團隊的一員了。至於鄭虔,她也了解對方是那種如果不感興趣,就會果斷拒絕的人。因此,據她推測,他們學院的團隊應該也找過鄭虔,但都被他自動屏蔽了,因而才會對這個賽事這般陌生;同時,他一旦答應考慮,這事基本上就穩了。
樊欣也不清楚他為什麼會給自己這個機會,興許是他剛參加完發明大賽,恰巧處於“空窗期”吧。
當晚,果然不出樊欣所料,鄭虔直接往新建的群裡發了一個文檔,洋洋灑灑數千字,搭出了一份商業計劃書的框架,其中難免有些語病,但更多的是樊欣她們完全看不懂的代碼和公式。
“我看過比賽通知了,還真有一點想法。隻是,我之前沒寫過這種材料,網上的模板好像也不太合適……先湊合看看吧。”
鄭虔根據樊欣的建議,寫出了對於新款智能相機的構想,核心技術涉及大數據和人臉識彆,思路頗為超前;但他在另一個平行宇宙裡,本來就是新型數碼領域的大佬和傳說啊!
“‘市場痛點’這部分是不是還沒改,感覺寫得不太對勁……”
正當樊欣沉浸在對青澀版鄭總的崇拜之中時,身旁的可可竟然直接對“大佬”的商業計劃書發出了質疑,她還來不及製止,就見群裡的鄭虔非常謙遜地開始討教:
“確實,這個部分我還沒想好,如果我把最後的兩塊內容合並一下,會不會更好?”
兩人就這樣一來一回地討論上了,似乎完全不需樊欣費心:一個是未來的業界翹楚,大學沒畢業就坐擁多項專利和軟著;另一個,是全能型準博士,對她來說寫份商業計劃書或是做個配套的PPT,可以幫助自己在搞科研之餘“換換腦子”。
外加一個多了十年“未來生活經驗”的樊欣,這支隊伍,簡直強得離譜,她頓時覺得自己應該沒什麼好擔憂的了。
“我們還需要一個能做硬件設備的成員。”
剛想說沒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