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拉了一群商人合作!他可是皇子!與民爭利就不怕有人參他一本嗎?”
如今是貞觀八年,李世民執政這些年雖然偶有戰事發生,但好在朝廷的銀錢還夠多,不似自己剛剛登基時候那般拮據。
修繕整個大唐的官道或許有些困難,但是修繕齊州一地的官道他還是有這個能力的。
可偏偏李恪這個逆子不給自己上書,打算撇開他這個親爹單乾!
將他李世民置於何地?
聽到這一番話的房玄齡此時也是有些無奈。
身為朝廷官員,他倒是不反對李恪的做法。
朝廷一文錢不用花就把事兒給辦了,足可見蜀王殿下的能力了!
他甚至想要讓李世民也在其他地方試試李恪的這個辦法。
此時的李恪並不知道這些,眼見各家商戶踴躍報名,不過盞茶的功夫就核定出來了四位參股之人。
等到所有文書都簽訂之後,李恪這才朝著眾人拱手道“諸位辛苦了!”
“接下來的事情便交由州府衙門來做,過幾天本王會核發此番免費上路的文書給四位。”
“諸位且放心,這件事兒本王不盯完,絕不會離開齊州!”
眾商戶擔心的就是齊州這次的事兒做一半,李恪奉命還朝。
畢竟李恪在朝中聲望不錯,而且傳聞陛下對其極為寵愛。
被調回去是極大可能發生的事情。
如今聽到這話,眾人也稍稍放心了些。
“我
等謹遵殿下吩咐!”
眾人行了一禮之後,這才紛紛散去。
此事結束之後,李恪卻並未離開秋月閣,而是在陳濤耳邊囑咐了幾句之後,便在陳濤的帶領下上了樓。
一直觀察李恪情況的李世民,見此一幕不由得麵露疑惑之色。
“這逆子,怎麼看著神神秘秘的?玄齡,你說這逆子是去見人了,還是要辦事兒?”
房玄齡哪裡知道李恪要做什麼,隻是李世民詢問,他又不能不回答。
稍一琢磨,便微微躬身道“陛下,臣愚鈍,不知。”
“不過臣以為,陛下也無需擔憂。”
“臣倒是覺得蜀王殿下這法子不錯,於朝廷來說,大有裨益。”
見房玄齡居然誇獎李恪,李世民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一樣。
短暫愣神之後,李世民才開口道“你倒是說說,這逆子的辦法哪裡好了?”
房玄齡頓了頓,開口道“臣以為,蜀王之法,貴在省錢迅捷。”
“這官道咱們可以修,但耗時耗錢,甚至於賠錢!而蜀王之法,若是應用得當的話,不僅僅能夠省一筆錢,還能夠分攤風險,加快時間。”
“畢竟以商人的性子,讓他們等個三年五載的不太現實,為了能早日享受上這官道修繕之後的便利,怕不是比蜀王還要著急修好。”
聽到房玄齡這一番分析,李世民也忍不住點了點頭,心中怒氣也減輕了幾分。
“玄齡所言確實是有幾分道理,朕倒是沒想到這一點。”
隨後看了一眼李恪剛剛進去的地方,心中難免還是有些好奇。
稍稍琢磨了一下,李世民便朝著一旁的護衛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