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鄭山讓媳婦兒好生躺著,他則帶著鄭溪溪去東廂的耳房。

家裡統共就一個院子。

正房帶著個跨院兒,另有東西廂房。

正房是老太太的屋子。

東廂房是大房人住著,西廂房則是二房一家。

三房人少,住了正房的跨院兒,就兩間屋。

算是三兄弟裡住得離老太太最近的了。

老三兩口子為人實誠,從來沒覺得這樣分配有什麼不妥當的,安心在跨院住下,順帶照顧母親。

後來老三媳婦兒難產去世,老三繼續照顧母親的同時,還照料著唯一的親閨女鄭溪溪。

大房兩口子自然是每天也都去幫忙照料著。

二房夫妻倆以孩子多為由,偶爾照顧。

大哥和三弟看在眼裡,並沒多說什麼。

因為對老大和老三來說,他們照顧的是自己親媽,和老二怎麼做沒關係。

無論老二幫不幫忙,他們都會一如往常地照顧著。

鄭老爺子在世的時候,家裡條件還可以。雖說家裡統共就這麼一個院子,房間數量卻在青藤大隊是排得上號的多。

家裡十幾口人,想要住著,也得緊巴著點來。

東廂耳房是鄭家大孫子和二孫子的臥室。

鄭山要帶鄭溪溪去的,便是那邊。

周淑玉叮囑他:“你帶孩子過去後,彆忘了換被褥。”

鄭山:“我心裡有數。再說了,就算我忘了,還有大江二海呢。他們倆可不會忘了給妹妹換。”

周淑玉對兩個兒子很放心。

兒子是她和老公手把手教出來的,做人方麵是信得過的,對妹妹一向很好。

隻是一想到二房兩口子對鄭溪溪做的這些事兒,她就憋不出抱怨了幾句。

鄭山寬慰媳婦兒:“他們那邊孩子多,可能是沒顧上。七兒在他們那邊吃不飽,我們管著點就行。”

聽到丈夫說到“孩子多”這事兒,周淑玉忍不住歎了口氣。

老二和老二媳婦覺得孩子生得多了,以後勞動力多。就孩子小的時候苦一點,等孩子大了,隻管享福就好。

倆人一口氣連生了四個。

老大鄭山卻不這麼認為。

他是看到大隊裡有很多女人,本來身體不錯,生多孩子後身體就跨了。彆說下地了,就連日常帶孩子,都時常腰酸背痛氣喘籲籲。

鄭山不希望周淑玉也這樣,在她生了倆娃之後,他悄悄去做了結紮。

這事兒被老太太知道後,罵了好久。

鄭山也隻嘿嘿笑著不多說話。

老三倒是和大哥同樣的想法。

生一個孩子也可以,最多兩個。再多就不要了,免得對媳婦兒身體不好。

隻可惜,老三媳婦兒難產死了。隻留下了鄭溪溪這個獨苗。

都沒來得及讓老三多疼疼她。

每每想到那個跟著三弟吃了不少苦,卻沒來得及和孩子親熱一下的三弟媳,周淑玉就忍不住心裡暗暗歎息。

鄭山一看她望著鄭溪溪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麼。

雖說孩子小,又有點癡傻什麼都不懂,他也生怕媳婦兒在孩子麵前說出不該說的話來。忙拉著孩子的小手,輕聲說:“大伯帶你去找哥哥們。”又朝媳婦兒使了個眼色,這便帶著孩子去了耳房。

鄭大江和鄭二海已經睡熟了,硬生生被自家老爸拽了起來。

鄭山雖然是大老粗,卻也知道女孩子和男孩子不好混一起住。

雖然是堂兄妹,跟親的似的。

但是,自家兩個混小子都十幾歲了,哪還能讓七兒和他們躺一起?

他直接把鄭二海踹了起來:“去,和你哥一個床上睡。把你床騰出來給七兒。啊對了,被褥換一下。記得放哪裡了不?”

本來兩個男孩子被自家老爹吵起來,都氣得不行。

一聽說是給七妹妹讓床,倆小子都不吭聲了。

“早說是溪溪要來啊。”鄭二海嘟囔著揉著眼:“非得咋咋呼呼的,嚇死個人。”

抱怨歸抱怨。他生怕妹妹睡不好,特意卷了自己的鋪蓋丟到哥哥床上,又從箱子裡拿出另一套被褥,鋪在自己床上。

他拿出來的那套鋪蓋,是溪溪自己的。

周淑玉怕自家兒子睡過的床鋪不夠乾淨,特意把溪溪的鋪蓋從三房拿了一套過來。每每輪到溪溪在他屋裡住了,他媽都會把她的那一套拿出來給她鋪上。

鄭二海和他哥看了後,也已經習慣了媽媽周淑玉的做法。

現在溪溪來到他們屋裡睡,他自然得把妹妹那個帶著紅色大花的鋪蓋給她換上。

等一切收拾完,鄭山還不忘把兩張床之間的簾子拉上。

這個簾子看上去有些搞笑,是十幾塊小布片拚起來的。每一塊碎布片,都是做衣服做被子剩下的邊角料。

鄭溪溪第一次來大房睡的時候,周淑玉覺得一個女娃娃和倆混小子住同個屋,不太好,特意用攢下來的布片做了個擋簾。

鄭山安頓好孩子,又和倆小子叮囑了幾句,這才回去找媳婦兒。

鄭山回到臥房,有些犯愁地嘟囔:“溪溪現在六歲多了,眼看著長成大姑娘。總不好再讓她和混小子們一起住。”

周淑玉也有這個想法。

可是家裡屋子不夠住的。

三房那邊的跨院兒現在倒是空出來了,可是讓孩子住在那裡,她沒法夜夜守著,又不安心。

“要不這樣。”鄭山琢磨著:“我在咱們的小堂屋支一個床,放在角落裡。耳房那邊的簾子挪到小堂屋給七兒掛上,你看怎麼樣?”

所謂的小堂屋,就是東廂這邊的中間屋,在他們夫妻倆臥室和倆小子臥室之間。

平時大房一家有個什麼事兒,都是聚在正屋這邊。

鄭山會木匠活。

做張小床不在話下。

辟出來一角放個小床給溪溪住,再扯個簾子做遮擋,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樣的話,溪溪的住處和兩口子僅隔了一堵牆。

周淑玉點點頭:“就這麼辦吧。”

孩子還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