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亡,以及結尾時重要人物歸宿。
所以楊長舍去中間環節,打算直接到二龍山守株待兔。
二龍山在青州境內,距離陽穀直線距離六百裡,開車三個小時就能到。
可惜楊長在北宋,沒有高速,沒有汽車,也沒有導航。
楊長身上的財物,大多都留給了楊德,剩下僅夠路上買炊餅,交通方式隻能用腿,導航就是逢人問路。
秋天離開陽穀,身上衣服正合適。
兜兜轉轉行路十幾日,氣溫突然開始下降,楊長瞬間感受到涼意,他的盤纏足夠充饑,但走得急沒備冬衣,要添買衣物就得斷炊。
屋漏偏逢連夜雨,問路打聽還發現繞了路,到青州需一個多月腳程,靠他身上現有盤纏,要麼餓死、要麼凍死。
人在緊急關頭,總得想辦法求生。
楊長憑借打獵技能,一邊打獵賺錢一邊趕路,靠著賣野味攢錢買冬衣,花了二十多天才攢夠。
二十天打獵期間,隨著捕獵經驗的豐富,獵獲從無到有、由少及多,技能也提升至【獵人好手】,可惜野獸的掉落少得可怕。
總共五十幾個獵獲,隻出了兩個‘小玩具’,即【變聲丸】(服用後改變聲音,持續一個時辰)、【偽裝羽】(佩戴在耳後,能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持續一個時辰)。
楊長舍不得住店,夜裡基本多露宿村莊、鎮甸、破廟等地,除非找不到歇腳點才貪腳夜行。
趕路不記日子,十月初某天傍晚,楊長行至一座高嶺下。
天色將終,腹內空空。
楊長想尋村莊買吃食,可惜走了半日都沒遇上,他見那高嶺很像獨龍崗,憑經驗認為對麵嶺下有村莊。
為了止住肚皮咕咕響,便壯起膽摸黑夜行越嶺。
好在當日晴好,夜裡月光大盛,為他照亮了山道。
楊長越嶺過岡,行至一片樹林之下,林間隱約有女人在笑。
荒山野嶺,莫非狐仙?
咕咕咕...
饑餓也能壯膽。
楊長硬著頭皮尋入林,遠遠看到樹林裡有火光,走到近處已經看見房屋,看來晚飯有了著落。
他欣喜闊步向前,腳踩枯葉沙沙作響。
複行二十幾步,突然眼角有個黑影閃動,緊跟著又寒光大勝。
鏘的一聲。
寒光落在哨棍。
好險!
要不是楊長最近持續打獵,注意力和耳力都有提升,差點沒躲過這黑影偷襲。
右手力劈華山不成,左手橫掃千軍再至。
楊長驚得滿頭冷汗,急忙用反手再次擋住,暗忖這賊人好生了得,要是被他連續出招,自己豈不交待在這裡?
“你是誰?為何偷襲?”
“嗯?這聲音好熟,莫非...”
“二哥?”
“是三郎?”
武鬆聽出楊長聲音,急忙撤回雪花镔鐵戒刀,收刀月光照在鋒刃上,映照出那張頭陀妝容。
英雄麵不在,修羅貌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