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PY交易?(2 / 2)

一手遮天 謅州舟 9493 字 6個月前

康王很年輕,想法很天真。

不遠處的徽宗趙佶,也在宿元景的指認下,看到那未曾謀麵的駙馬。

他捋著胡須微微頷首,感歎趙福金眼光不錯,光這外形就碾壓蔡鞗許多。

檢閱完畢,趙佶下旨文德殿朝見,隨後即下樓回朝。

宋江等領著叩拜,隨後轉頭往東向左,至東華門準備入朝。

進入大內不能攜兵器,眾人要在門外脫去戎裝慣帶,換上禦賜的紅綠錦袍,裝扮得整整齊齊方能入朝。

當日辰牌十分,天子駕升文德殿。

一百零七人依次入朝,在大殿內站成一個小陣。

殿頭官讚拜,引舞起居禮。

宋江膝蓋一鬆,最先跪了下去,三呼萬歲時,聲音也最響亮。

楊長跪在其後第三排,看到黑三郎那一貫的翹臀,在人群中顯得尤為明顯,心說你都要撅到天上去了。

趙佶見宋

江臉貼地上,虔誠模樣與餘者姿態迥異,能做梁山首位果有過人之處,但卑微太過令人反感,遂與眾英雄照班賜坐,後設禦宴款待眾人不表。

當天黃昏,太師府邸。

蔡絛推開書房門,蔡京正在宣紙上作書,近前一看是個單字‘賊’。

“回來了?情況怎麼樣?”

“三哥說官家龍顏大悅,欲對宋江等人授官加爵...”

“梁山與蔡家積怨頗深,豈能容他們得勢而起?有沒有說我的滅賊之策?”

“三哥說那是樞密院職責,他在禮部不便越俎代庖,建議孩兒去找大哥...”

蔡京聽到這裡,最後的點劃沒處理好,遂收了毛筆將宣紙團起,捏在手中蹙起眉。

“老大是個逆子,我看這老三也靠不住,去讓翟謙備好馬車,為父現在要出門。”

“父親,你...”

“自己人靠不住,唯有去找外人。”

“是。”

蔡京長子蔡攸深受趙佶寵幸,卻與蔡京權勢衝突而互相傾軋,漸至父子失和、反目為仇。

三子蔡翛剛授禮部尚書,做到這位置已沒了父子親情,他主動向受寵的蔡攸靠攏,不願在為遲暮的蔡京做事,故而隻能求助於外人。

童貫出兵北伐之前,曾在樞密院留了後手,蔡京卻擔心朝中清流作祟,於是主動找上了宿元景。

入夜之後,蔡京親自登門,宿太尉頗為驚訝。

宿元景親自出迎,小心將其迎入前堂,行禮奉茶好奇問道“太師駕臨寒舍,不知有何吩咐?”

“老夫致仕在家,哪敢吩咐太尉?”

蔡京端著茶碗在手,喃喃說道“聽說梁山群寇,今晨在城中招搖過市,陛下還設宴招待,不知有否授予官職?這些人皆大凶之徒,要小心謹慎才行。”

“呃...”

宿元景聽得一愣,尷尬對曰“陛下今日高興,著令王相及吏部擬受官職,下官人微言輕,太師是不是找錯...”

“宿公何必謙虛?”

蔡京淡淡一笑,看著他正色說道“童樞密離京之前,曾收到張叔夜上報,宋江在梁山留有兵馬,現如今駐兵東京城外,難保沒有再反之心,宿公身為殿前太尉,當以朝廷安危著想。”

“下官委實不知,不知太師有何指教?”

“老夫以前為相,每年都要為黃河泛濫發愁,除了費力加固河岸,最好的方法就是分流控水,我對宋江等人也是這建議,唯望宿公提醒陛下,切勿引狼入室也。”

“呃...”

宿元景咽了咽口水,“下官領會太師之意,但既然宋江留了後手,強行分散其部眾恐會生亂,若將這些人再逼回梁山,山東百姓豈不又要遭遇?”

“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江南方臘,四大巨寇還有其三,可令宋江率眾為國討逆,得勝再授高官厚祿不遲,這樣也可檢驗其忠心。”

蔡京雖是有名的奸臣,但這話卻說到了宿元景心裡,他也不敢保證宋江不再反,若是之後做出什麼大逆之舉,自己必然要受到牽連。

可想到童貫剛剛出兵北伐,朝廷沒足夠錢糧支持多線開戰,宿元景旋即露出愁容。

“太師,不如也讓他們去燕地?協助童樞密收複河山?”

“你怎麼想的?童樞密曾征剿梁山失利,把梁山軍馬送到他麾下,故意給北伐大軍拖後腿?兵對兵,將對將,賊對賊,才是正道。”

“可下官聽說朝廷艱難,若再起一路大軍剿寇,隻怕...”

“梁山打家劫舍多年,積下錢糧足矣支撐許久,他們自詡忠君報國,自備糧草出征又何不可?”

“這...”

宿元景震驚地看著

蔡京,心說我自問才智不淺,可與你相比簡直天上地下,要把梁山吃乾抹淨是吧?

取之於民,報之以國,理所應當。

蔡京最後留下十二個字離去,宿元景思忖一夜猶豫不決。

次日三省還沒議定出官職,樞密院就按童貫走前的授意,具本上奏言梁山仍存威脅,建議朝廷被陷將兵回歸原所,餘眾分作五路調至山東、河北等地。

趙佶聽奏深以為然,當即傳令禦駕指揮使,按樞密院奏疏出城口諭。

宿元景入朝麵君已遲,得知情況緊急向天子陳明利害,並按蔡京建議請得破賊聖旨,隨後即往新曹門外宣詔。

行至宋江軍寨,見大小軍健皆有慍色,就知禦駕指揮使已來過。

宿元景正要去中軍宣詔,宋江已帶著吳用幾人迎了出來,見麵對著他就大倒苦水。

“好了,官家早上為人蒙蔽,之前口諭當不作數,本官保舉爾求等為國建功,快去召集頭領至中軍聽宣。”

“真的嗎?太好了,多謝恩相。”

宋江一掃早上陰霾,示意吳用去召集頭領,自己則為宿元景引路作伴。

不多時,梁山一百零七頭領,旨跪於中軍帳外。

宿元景手展詔書,親口朗聲誦讀。

“製曰舜有天下,舉皋陶而四海鹹服...近得宋江等眾,順天護國,秉義全忠...今田虎僭號稱製,造逆在河北。敕加宋江為平北兵馬都先鋒使,盧俊義、楊長為副先鋒...”

宿元景帶來這封詔書,比之前那口諭要順耳得多。

但眾頭領聽完表情皆驚,大家都不約而同看向楊長,好像在說你怎麼也是副先鋒?

直接從排名十五,一躍到了第三位?

楊長此時也摸不著頭腦,心說按劇情應該先是征遼,怎麼直接就跳過征田虎?難道是童貫搶先一步的原因?

宋江當時也極為震驚,但想起宿元景相中楊長為侄婿,暗忖這兩人或許有py交易,難道這小子願意休了扈三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