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為難的看向了嶽飛。
“愛卿啊,你真的認為他有百萬大軍?”
聽到劉禪這麼問,嶽飛扭頭看了一眼趙鼎和張浚,見他倆同樣眼含擔憂,他鄭重的點了點頭。
“官家,臣還是以為他真有百萬大軍的可能性更大。
杜英武對於我們大宋的實力是清楚的,如果他真的隻有三四十萬人的話,他很明白自己毫無勝算。
而且他的目的是報仇,而不是要從我大宋身上得到什麼利益。
所以,如果他真的隻有三四十萬大軍的話,他會繼續選擇蟄伏,積蓄力量,而不是在這個時候跳出來。”
嶽飛這番話說完了之後,劉禪心裡再也沒什麼疑慮了。
但同時,他又焦慮了起來。
前世相父第一次北伐,手裡隻有六萬大軍。
後麵幾次北伐,出兵的人數也都差不多。
最多的一次,也不超過十萬人。
而到了薑維那時候,由於朝中的阻力實在太大,他雖然九伐中原,但有好幾次,他所帶的兵力不過一兩萬人而已。
百萬大軍,是他從來不曾接觸過的一個數字。
他甚至想象不出來百萬大軍排成一排的話,到底能排多長。
想著這些,他的手不自覺的就有點兒發抖。
“相.....愛卿以為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察覺到劉禪的緊張之後,嶽飛笑了。
看到嶽飛笑了,劉禪雖然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麼辦法,但瞬間心裡就不緊張了。
就像前世,隻要相父對他說出一切有我這四個字,他就再大的困難也不怕了。
“愛卿可有辦法了?”
“官家,雖然杜英武真有百萬大軍,但我們也不怕太過於擔心。”
“哦?
為什麼?”
“百萬大軍一個月的吃用,至少要百萬石糧食。
如果他還有騎兵的話,則至少要兩百萬石。
而且從天竺往吐蕃運糧草,需要爬上巨大的高原。
我們現在手裡沒有詳細的輿圖,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怎麼上去的,但既然是爬山,那麼糧食消耗肯定不會少。
最保守的估計,他們想要運上去一石糧食,也要消耗三到四石。
換句話說,他每個月需要從國內征調一千兩百萬到一千六百萬石糧食。
如此天量的消耗,就算是我大宋也消耗不起,更何況是一個隻有六百多萬人口的天竺?
所以,臣料定天竺國內的百姓,此時絕對已經苦不堪言。
甚至,已經四處揭竿而起也說不定。”
聽到嶽飛這麼說,劉禪一下子就開心了。
“愛卿你的意思是,我們不用管他,等著他自己崩潰?”
看到劉禪興奮的樣子,嶽飛又搖了搖頭。
“不!
我們不能等,而是要主動出擊。”
“啊?
就算是以每個月一千二百萬石糧食的消耗計算,我們大宋也支撐不了幾個月。
以天竺的那點兒人口,估計他能撐三個月都夠嗆,我們為什麼不等著他自己崩潰呢?
畢竟,咱們想要往吐蕃運糧,也同樣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