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一句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以前的戰爭之中,抓俘虜隻是戰爭勝利的一個副產品而已。
可這句話如果明確的寫進了大宋的軍功體係之中,那就必然會導致大宋的作戰方式以及作戰目標發生改變。
不知不覺之中,大宋的作戰目標,就會從斬將殺敵,轉變為抓更多的俘虜。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如果真這麼乾了,會讓大宋陷入一種道德困境之中。
你大宋號稱禮儀之邦,結果你每一次作戰,真實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抓俘虜?
如果真的明火執仗的這麼乾了,不僅僅那些大儒們內心的信念會崩塌,時間久了就連將士們的心態也會出問題。
大宋對於將士們,並沒有成熟的思想教育體係。
甚至大部分時候他們還被稱為賊配軍。
可就算是這樣,朝廷還是會不間斷的向他們灌輸報效君王,保家衛國的思想。
比如嶽飛的嶽家軍,軍紀為什麼冠絕大宋?
就是因為嶽飛把自己的信仰,灌輸到了整個嶽家軍。
但假如有一天,這些將士們明白過來,他們所謂的報效君王,隻是出去抓俘虜?
甚至,時間長了之後,萬一這些抓回來的俘虜並沒有用到國家建設上,而是成了某些權貴們的私奴?
那時候他們的心態,得崩成什麼樣?
一想到這裡,沒等劉禪說話呢,趙鼎就直接說道:
“這個辦法不行,本官反對!”
說完了之後,他還語重心長的看著張浚說道:
“德遠兄,今天這裡隻有我們幾人,官家寬宏大量自是不會與你計較。
我、劉公公、高尚宮三人也隻當沒聽見。
這些話你以後切莫再說了,一旦傳出去,你可是要遺臭萬年的!”
趙鼎說完了這句話之後,張浚的眼睛瞬間就紅了。
仰了仰頭,確認眼淚不用流下來之後,他才看著趙鼎一字一句得說道:
“我既然說出了這番話,就早已經做好了遺臭萬年的準備。
隻要能快速解決咱大宋缺人的問題,就算讓我張浚以死謝罪,我也願意。”
“你......”
趙鼎想要勸他,結果剛說了一個字兒,就被打斷了。
“你不用再勸了,目前隻有這個辦法才能最快解決咱們大宋的問題。
至於你所擔心的問題,大不了等咱們下一代人成長起來了之後,再給改回來不就是了嘛。”
說完了之後,他就不再理會趙鼎,而是看向了劉禪。
“官家,臣請您早下決心,早日對咱們大宋的軍功體係進行優化。
缺人這個問題,已經拖不得了!”
說完了之後,他就拜了下去,五體投地那種。
看到拜倒在他麵前的張浚,劉禪的心情,那叫一個複雜。
為了國家的利益,寧願自己遺臭萬年,這絕對是忠臣無疑。
可是,這個方法實在是不靠譜啊。
趙鼎都能想明白的問題,劉禪當了兩輩子的皇帝,怎麼可能想不通。
所以張浚這個方案,說出來的第一時間,他在心裡就已經否了。
而且,他覺得張浚把事兒想的太複雜了。
這事兒解決起來,哪兒有那麼難啊。
於是,他一邊起身去扶張浚,一邊說道:
“愛卿啊,你有沒有想過,想達到你所說的目標,完全不需要複雜?”
被扶著起身了一半兒的張浚,聽到他這話,一下子就愣住了。
“臣愚鈍,還請官家解惑!”
“你想讓將士們多抓俘虜,完全不需要去動什麼軍功體係,隻需要把捕俘的賞格再提高一點兒不就行了?”
劉禪這句話一出,張浚還沒來得及反應,高軟軟就絕望的一拍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