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可都是嶽飛的功勞。
......
相父,阿鬥好想到當初給您立的武侯祠裡去看看您。
聽大臣們說,蜀中的百姓們一直都沒有忘記過您。
您的武侯祠裡,一直都香火鼎盛。
阿鬥......好想去看看您啊。
但是,現在還不行。
這個大宋雖然比咱們的大漢有錢的多,但他們的地盤還是太小了。
等阿鬥和嶽飛一起把這個大宋的地盤打到像咱們大漢那麼大的時候,阿鬥就帶著他一起去看您。
您等著我,一定會有那一天的。”
嶽飛可不知道他的官家,這會兒正在自己的相父那裡告他的狀。
更不知道他的官家,準備召喚大漢的五虎上將其中的三位過來圈踢他。
他見自己的官家一直看著天,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嘴裡還念念有詞的說個不停,便抬出頭關心的問道:
“官家,您還好吧?”
嶽飛這麼一問,劉禪也回
過了神。
然後,他就回過頭認真的看向嶽飛。
“嶽愛卿,我們馬上就要回到舊都了。”
聽見劉禪這句話,嶽飛含在眼眶裡的淚終於是沒忍住。
他用力點了點頭之後,才笑著回道:
“是啊,我們馬上就要回到舊都了。”
“嶽愛卿,這隻是開始對不對?”
聽到劉禪這句話,嶽飛笑著,用力的點了點頭。
“是的,這隻是開始。”
“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再出發?”
“等把國內的事情理順了之後,就開始出發。”
聽到嶽飛這句話,劉禪一下子笑了。
笑過了之後,他認真的看向了嶽飛。
“嶽愛卿,無論你要做什麼,要怎麼做,朕都永遠支持你!”
聽到劉禪這句斬釘截鐵的話,嶽飛心中縱有萬種感慨,最終還是輕輕說了三個字。
“謝官家!”
......
兩人的一番談話結束之後,儀仗也在禮官的安排之下開始進城。
進了城之後,自然又是一番隆重的儀式。
待儀式結束了之後,劉禪便連下了幾道聖旨。
他下的第一道聖旨,便是冊封剛剛回國的吳氏為太皇。
第二道聖旨,則是為原身那個被金國俘虜並死在了金國的皇後邢秉懿,冊諡“憲節”。
這道聖旨,本應在紹興十三年,邢皇後去世的那年發出。
但是,劉禪在看過了這位素未蒙麵的可憐女子一生的記載之後,他認為人既然是在汴京被擄走的,那就應該等他們打回汴京之後,再隆重的接她回來,給她應有的哀榮。
於是,這一拖就拖到了現在。
劉禪的第三道聖旨,是冊封吳貴妃為皇後。
對於這位曾跟著原身顛沛流離,而且一直幫他把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的女子,劉禪心裡還是相當敬重的。
而且,包括嶽飛在內的大臣們對於她也極為認可。
劉禪其實並不是沒想過冊封高軟軟為皇後,但她畢竟是外族。
立她為皇後,風險還是太大了點兒。
而且,她自己也壓根兒沒這個想法。
所以,才有了這一道聖旨。
第四道聖旨,則是冊封吳皇後的孩子為太子。
關於這個太子,當初其實鬨過不小的風波。
鬨風波的原因,則是因為劉禪堅持為這個孩子起名為:
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