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網友開了個話題帖子:“南姝今晚會直播什麼?”
這是解禁後的首次直播,南姝會準備驚喜嗎?還是和以前一樣,講述不同的文化?
“我猜和以前一樣。”
“直播形式沒變,內容估計也不會變。”
“忽然想到了屏蔽人臉模式的直播,南姝主播這次會這樣嗎,有點懷念。”
“不懷念,不懷念,我想念南姝主播的顏!”
翠棠苑裡,南姝和係統聊著天。
“宿主,你打算直播什麼?”
“你猜?”
係統沉默,“請回答我,我是在關注星際文化的發展。”
“看星點就行了,不用想太多。”南姝調侃。
最近因為文化節目解禁的事情,星點飆升,係統一向冰冷的電子音都變得平緩溫和許多。
“也對。”
係統閉嘴。
隻要有星點,一切都好說。
說著,南姝開始整理接下來的直播內容。
久不直播,準備工作得提前做好。
窗外的天漸漸暗了下來,夜幕沉重,星子格外的剔透璀璨。
翠棠苑安靜下來,南玦上了樓。
客廳就剩南姝一人。
八點沒到,錦色直播平台內,首頁最顯眼的推薦位上,一個大封麵高高掛著。
純白為底,行楷字體,嫣紅奪目,“華夏直播間”。
下麵一行小字,“闊彆多日,南姝歸來。”
直播間未開啟,不斷湧進來的人看到了這個大封麵,不由笑了。
真好。
聯邦內,一家連著一家的燈光亮起。
一家人聚在一起,等著南姝直播間的開啟。
此時,所有人都沒有猜到,南姝給他們的,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天空中星光璀璨,地麵上燈光溫暖,遙遙呼應。
八點,到了。
無數人開始湧進直播間。
進去後,是白茫茫的一片,看不清臉。
翠棠苑,南姝看著直竄到200萬的觀看人數,張開嘴:“大家好,這裡事華夏文化直播間,我是主播南姝。”
白霧濃濃,嗓音清潤,熟悉的開場。
一瞬間把人拉到了去年這個時候。
過去的回憶還在腦海裡翻飛著,沒有人臉,南姝的聲音格外清晰:“今天是七月五號,去年的七月五號,我第一次直播,直播文化。”
直播的是書法文化。
回憶更清晰了。
甚至都不需要回憶。
許多人剛刷過南姝的首次直播視頻,現在,被南姝一提起,所有的細節都無比清晰。
“一年了,感謝大家還在。”清潤如水的嗓音含著笑,“現在···,我要開始新直播了。”
“好。”
這是所有人的回答。
直播畫麵裡,南姝傳來一聲笑。
過後,直播正式開始。
“民以食為天。”
“《禮記·禮運》篇記載:“古者未有火,食草木之實,馬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
···
南姝說了許多讓人聽不懂的話。
但觀眾不急,靜靜等著南姝的下文。
“華夏遠古時期,是沒有營養液的。”
這句話觀眾聽懂了,愣了愣過後,自然而然地生發出了一個疑惑:沒有營養液,那華夏人又是怎麼生存的?
之後璀璨無比綿延千年的文化又是如何產生的?
彈幕裡漂浮著這些疑問。
南姝說道:“最初什麼都沒有,沒有錘子斧頭,沒有石磨刀板,華夏最原始的時候,有的隻是大自然的饋贈。”
這些人愣住,腦海裡的疑惑更深了。
“最原始的時候,有兩個時期格外漫長,一個稱為采集時代,一個稱之為狩獵時代。”
“采集時代是說,人們采摘樹木果實裹腹,狩獵時代是說人們獵殺動物裹腹。”
裹腹?
靠著動植物?
南姝的聲音停住,她知道觀眾需要消化。
也正如她所想。
直播前的所有人都十分震驚。
靠著動植物裹腹?
不可能。
動植物怎麼能用來裹腹呢?
反應了好久,等到彈幕上密密麻麻都是提問時,南姝這才繼續說道:“沒錯,就是靠著動植物裹腹。”
“並且,漸漸從生的食物,轉化為熟的食物,再轉化為烹飪,漸漸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飲食文化。”
“飲食文化”一個相當陌生的詞。
南姝知道他們不能接受,細細講解了很多,“飲食文化講究很多,餐桌禮儀、如何烹調、藥膳一體···等等,都是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
南姝說的多,把自認為觀眾不懂的點和觀眾的提問全都講解回答完之後,整個直播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大半。
但由於飲食說起來雜亂,觀眾之前更是前所未見,依舊還是有部分不能理解的人在。
南姝看眼時間,迅速放棄了今天準備的好大部分內容,依舊為他們講解什麼是飲食、飲食的起源發展。
南姝的幾位長輩也在看著她的直播,手中拿著筆,唰唰記下南姝所說的內容。
道爾更是積極,嘴裡默默念叨著,“《隨園食單》、《調鼎集》、《飲膳食要》···”
都是說烹飪的書籍,更是記載了許多美食。
道爾邊記邊想,改天一定要好好找找,這麼多美食,就算吃不到,知道做法,是什麼菜名也是很好的。
一場兩小時的直播,南姝用一個小時四十分鐘的時間,十分粗略地講述飲食的各類特征。
等到最後還剩二十分鐘的時候,觀眾終於勉勉強強地接受了,華夏人居然不靠營養液存活,而靠動植物存活的事實。
南姝略無奈,搖搖頭,想著自己準備的食物,還是說道,“單靠我口述,無法全麵直觀的感受到什麼是飲食,我準備了幾道菜,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觀眾:“嗯···?!”
全都懵了。
他們沒想到南姝準備飲食?!
而且,而且他們上一秒還沒能完全接受,下一秒南姝竟然要把他們不能接受的東西,呈現給他們看了?!
南姝你是認真的嗎?!
觀眾內心很複雜。
那頭,道爾將手中的電子筆放下,翹著二郎腿,點點頭。
要他說,直接解釋飲食文化乾什麼,直接上菜,保證這些人一個個垂涎三尺,接受的比誰都快。
南姝說著,移動步伐,那著直播裝備,朝著餐桌走去。
觀眾根據不斷晃動的畫麵,明白了南姝這是要給他們看食物了。
不管其他,他們好奇是真的。
見過了瓷器銅器、古琴長簫、書法水墨,南姝口中的“食物”是什麼樣,很好奇期待。
畫麵晃動了兩分鐘,本來注意力集中在飲食上的觀眾冒出一個念頭:“南姝家真大。”
南姝看著麵前的餐桌,目光定在不遠處的楠木架子上,抬腳,走到架子邊上,將手上直播裝備畫麵縮小,定格在鋪著素布的餐桌上。
接著,南姝關閉了人臉屏蔽模式。
白茫茫的畫麵頓時清晰。
觀眾眼前一亮,興奮地在畫麵上麵找了找,接著歎口氣。
南姝個人隱私觀念很強,畫麵裡,除了自己的小半張臉和整個餐桌外,其他地方半點不露。
無奈,觀眾看向餐桌。
也這是唯一畫麵。
餐桌素白,上麵隻放了一個膳盒,除此之外,僅有一個青瓷細口瓶,斜插兩朵嬌花。
膳盒是南姝特意找係統兌換的,用來盛裝食物。
取過膳盒,就見一雙細白的手,打開膳盒第一層,從裡拿出一個杯子。
碧色,顏色清透,水頭很好。
外形有點類似高腳杯,被南姝細白的手捏著杯腳,有種古韻優雅的感覺。
“這是碧玉夜光杯,顧名思義,是用碧玉雕琢而成的酒具,且把美酒置於杯中,放在月光下,杯內就會發出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