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艦娘超厲害》全本免費閱讀
1910年11月14日,尤金·伊利駕駛寇蒂斯雙翼飛機從美國海軍伯明翰巡洋艦上起飛。
從那一刻起,一個伴隨著軍艦發展直到今日都還存在的問題誕生了。
如何抵禦來自空中飛行物的打擊?
首先想到防空火炮和戰鬥機,
戰鬥機逸仙沒有。
而防空火炮,逸仙真正有用防空武器隻有4座75mm高射炮。
且對於防空炮,有一句話非常精確地描述了防空炮的作用:“防空火力更傾向於擊退攻擊,乾擾敵機的投彈以保護艦船,但它們不可能對敵機造成足夠的損失以解決問題。”
即使到1982年,比二戰防空水平要高出許多的馬島海戰中,皇家海軍得出的戰鬥總結亦是如此。
逸仙沒有海王星那樣充足的防空火力。
而且被擊落一架飛機的赤城會更加小心。
張容想要擊落飛機,隻有一個選項。
逸仙用她的150mm單裝炮完成大炮打蚊子的壯舉。
張容盯著準備攻擊的三架飛機。
首先要判斷的是這三架飛機,是用魚雷攻擊還是用炸彈攻擊。
魚雷攻擊和炸彈攻擊會采用不同的戰術。
通過逸仙共享的視角,張容看見了飛機腹部掛著的魚雷。
這3架艦攻咬住逸仙的尾巴,從後方快速貼近逸仙。
“逸仙,艦首主炮裝彈,瞄準右舷15度。”
張容補充道:“發動攻擊的艦娘是重櫻,又是從後方接近,可以得出她采取的是馬蹄陣。”
“兩座75mm開火,兩座75mm待命。”
張容心中的計劃早已醞釀完畢。
剩下的,就是一點點東風——運氣。
這3架艦攻在高空中逼近。
在距離逸仙3000米左右,猛地降低高度,直到距離海麵隻有5米左右的距離。
它們分散開來,彼此之間的距離能讓防空炮旋轉90度角。
麵對逸仙稀疏的火力,這三架飛機沒有做出機動動作。
其中兩架從逸仙兩側快速飛過,飛到逸仙前麵,而後轉向,機頭對準逸仙。
前左,前右,和後方。
三架艦攻三麵包夾逸仙。
“逸仙,開火的一座75mm開火對準左邊,逼迫其規避。”
三架飛機還在迫近,它們不會在3000米以上的距離投放魚雷。
當然,太近也不行。
魚雷在進入水中的時候,並不是直接進行水平航行的。而是先下沉一段距離,之後進行水平航行。
左側的飛機身後出現朵朵水花,那是逸仙的防空火力,像是雨點打在海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