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頭的,是一支看起來極具魔幻風格的部隊。
經過了前後差不多兩個月的整合,通遼本地的防衛軍、錦衣衛、巡警隊等編製全部撤銷,統一編組為通遼郡國衛戍區守備部隊。
按照數量,暫時編製了一個旅,下轄六個營,即一個重步兵營,兩個輕步兵營,一個偵察營、一個巡防營、一個後勤營。
走在最前麵的,是偵察營的空中偵察兵,騎手都是體重輕盈、身手敏捷的風精靈和貓族獸人,坐騎則是五花八門。
除了雙足飛龍、龍鷹這種戰鬥坐騎,還有諸如紅尾雁、旋空鷗、翠影鸛、斑羽靈雀等等輕型飛行單位。
通遼沒有成體係的飼養飛行坐騎的條件,而各王國和公國也不可能隨隨便便出售這種戰鬥飛行生物,所以,隻能是市場上有啥薅啥,這一趨勢,也同樣體現在地麵兵種的步兵營上。
步兵打頭的是兩隻地行龍,對,就是通遼最早養的那兩隻,一隻領主專用,一隻給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作為坐騎的。
現在,陳指揮使換吉普車了,地行龍這種重型地麵戰鬥生物,就撥給了通遼衛戍區守備部隊第一旅第一重步兵營。
可憐的牛頭人,就算有了坐騎,還是被算成了重步兵。
第一隻地行龍上,坐著我們的牛族天生主角,屢立奇功,勇敢牛牛——布爾。
現在這個牛族戰士已經是步兵營的營長了,除了頭上還戴著一頂開著角孔的頭盔,全身上下的盔甲都已經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身不那麼合身的迷彩服。
沒辦法,這些服裝都是倉促定製的,麵對身高接近4米,膀大腰圓的牛頭人,隻能給到身材數據,總不能喊做衣服的師傅過來量尺寸,有點偏差難免。
可能是覺得有點不舒服,又或者就是為了耍帥,布爾把迷彩服的上衣係在腰間,露出魁梧的上半身。
一眼看去,布爾裸露的皮膚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棕色,如同經過歲月沉澱的古老銅器。虯結的肌肉高高隆起,把幾道傷疤撐的格外猙獰。
從肩膀往下,兩條子彈帶交錯著繞過前胸,這是領主大人給他設計的造型之一,布爾喜歡的不得了。
地行龍旁邊,掛著布爾的武器,一柄刻印著通遼衛士的合金戰斧,還有一把機槍。
什麼槍,這麼惹眼?
這是陳漠從淘汰的軍火庫存中摸出來的,長度2.3米,裸槍重33公斤重,帶上槍架和護盾,全重能超過160公斤的,54式高射機槍。
第一次見到這玩意,已經初步懂得了一些槍械原理的布爾就再也不肯撒手了。
牛頭人不管什麼口徑不口徑,火力不火力的。
在冷兵器概念裡,重,就是強,重到這個程度,再加上那霸氣外露的造型,那就是無敵的強。
簡直是為牛族戰士量身打造的武器。
所以儘管旁邊還有65式,77式,老牛就是死活抱住了這門54式不撒手。
大黑粗配牛頭人確實好用,全重的高射機槍布爾能雙手端起來射,去掉槍架和盾牌,牛頭人一隻手就可以端著平射。
天上來了打天上,有效射程1.6公裡,地麵來了打地麵,有效射程2.5公裡。
再靠近一點,還有老牛的合金戰斧。
見過老牛的本土戰士紛紛表示,布爾這個造型,可以去單挑比蒙巨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