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馳笑了笑,沒說話。
馬車繼續往前走,路上還遇到一些村民,牽著騾子馱著東西,或是坐牛車的。
大家都認識,見到秦老大就會打聲招呼。
“明忠,聽說大郎娶親了?”架牛車的老大爺高聲喊。
“是呢。”秦老大笑應。
“這我知道,說大郎媳婦長得那個叫好看……”
外麵議論聲不斷傳來。
八卦是人類的天性,不論是什麼朝代,貧窮或是富貴。
聊著聊著就到了今早老秦家的熱鬨,惡意沒有多少,大夥就是圖一個樂子。
後來聲音漸小。
應該是馬車離遠了。
宋錦心下微歎。
這宋繡重生一回,起初宋錦還以為她會學乖。在她麵前囂張,在外人麵前裝溫柔可人。
如果能一直裝,日子或許會不錯。
事實上假的就是假的,一戳就容易暴露原形。
秦馳解釋道:“今早鄉裡有集市,村子裡人都去趕集,才會行人比較多。”
“原來這樣呀。”
宋錦心裡猜到,又適當表示驚訝。
貧困山區,種地無以生存。
這裡的百姓大多有一兩門手藝傍身。好比秦家溝的山民,就常常拿自家做的東西去鄉集上賣,賺些小錢補貼家用。
日子不說多好,卻能過得去。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徽商。
徽商,俗稱“徽幫”,是徽州府籍商人的總稱,曆史上非常有名,是國內三大商派之一。
《徽州府誌》載:“徽州保界山穀,山地依原麓,田瘠確,所產至薄,大都一歲所入,不能支什一。小民多執技藝,或販負就食他郡者,常十九。”
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
總之生活在這一帶的百姓,不當商人或不學一門手藝,很多活不下去。
唐宋時期,徽州除竹、木、瓷土和生漆等土產的運銷外,商品茶和歙硯、徽墨、澄心堂紙、汪伯立筆等文房四寶產品的問世,更加推動了徽商的發展。
當初秦馳拿出自製的文房四寶當聘禮,宋錦才會驚訝之餘,又不會覺得太離譜。
宋錦的父親宋寬也是徽商。
上輩子宋錦也成了徽幫中一員,隻不過因為身份的問題,從來沒有露過麵。
宋錦前世沒有經商前曾經打聽過家人的去向,衙門當差的人說當晚就解押上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