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不見異常。
“根據調查,宋家人被捕當日,有內閣公文送到府衙,楊知府當即調派人手,天一黑就去捉人。隔天衙門檔案室起火,公文被燒……”
掌櫃把調查來的說出來。
秦馳又重新翻閱一遍關於楊知府的調查。
最終,目光定格於一處。
宋家出事的前三日,楊知府收到上京送來的家書。
秦馳若有所思道:“楊知府是不是楊正凱的侄子?”
“是的,楊閣老是他大伯。”
楊閣老即是楊正凱,內閣大臣,東閣大學士兼任吏部右侍郎,正三品,手握實權,向來為人清正,不與奸佞合汙。
秦馳聞言若有所思。
楊正凱位高權重,有必要針對一個遠離京師的徽商家族嗎?
宋家在徽州府出名。
在全國範圍內著實排不上號。
若非先前秦馳為了和宋家合作,把宋家裡裡外外調查過,還真會懷疑宋家背靠某方勢力。但宋家確實是憑著一門炮製藥材的手藝,在徽州府立足百年。
是徽州有名的良善之家。
現在就等西北那邊的調查。
是何人從中作梗,費點心思,查出來隻是時間的問題,但想尋到宋家人的下落恐怕不易。
秦馳按照現有的線索推斷。
幕後人把宋家人帶去屯溪,十有八九是要利用水道來隱匿行蹤。
載人的貨船若是往九江府方向去,還能有跡可查;若是經過紹興府再入杭州,從而進入東海,想要追查下去簡直難以登天。
隻是現在急也沒用。
恰在此時,外麵有人求見掌櫃。
掌櫃出去一趟,很快又匆匆轉回來。
“公子,杭州有急件來了。”
秦馳接過掌櫃手中的密信。
隻是一張小紙條,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小字。
看完後,秦馳將紙條放下,“陶掌櫃,可知我娘子在何處?”
“夫人在濟方藥鋪。”
從宋錦搬來縣城,其行蹤算是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了。
濟方藥鋪後院。
庭院裡是一排又一排的木架子,分上下兩層,各擺滿了竹編的簸箕。
簸箕上晾曬著各種藥材。
在旁邊的水井,還有幾人在清洗藥材,洗過後還要挑選,把藥材分成上中下三等。
在最裡